长三角公园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上海举行
摘要:11月1日,作为2020全球城市论坛的下设论坛,“生态·联接·共享”长三角公园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举行。本次论坛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联动的方式,围绕公园城市发展战略,结合长三角城市有机更新、生态修复、社区治理、公共健康、文化提升等议题展开探讨。
11月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生态·联接·共享”长三角公园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上海奉贤举行。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倪珺报道11月1日,世界城市日“生态·联接·共享”长三角公园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上海奉贤举行。本次论坛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联动的方式,围绕公园城市发展战略,结合长三角城市有机更新、生态修复、社区治理、公共健康、文化提升等议题展开探讨。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作为联合国决定设立的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设立的国际日。“全球城市论坛”是每年“世界城市日”的重要主题活动内容之一,自2014年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论坛以“长三角公园城市发展”为主题,就是践行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体现,公园城市倡导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引领,将公园与城市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互相促进。
本次论坛吸引了长三角8个地区、城市参与,与会嘉宾围绕公园城市发展战略,纷纷为长三角公园城市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公园城市”即统筹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空间。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王香春看来,公园城市就是城市就像公园一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清新宜人,让人感到宜居、宜业、宜学、宜养。以满足市民百姓需求为第一要务,同时兼顾外来投资者和游客。做到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美好、城市生活舒适、城市韧性安全、城市特色鲜明、城市绿色发展。让“城、园、人”融为一体,实现和谐共融,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公园城市应是以生态文明来引领城市的发展,形成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教授表示,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自然属性,最小限度地干预,发挥它全生命周期的产出效益,恐怕才是公园城市的建设核心。
据了解,奉贤新城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上海2035重点推进的五大新城之一,已被列为上海新城发展战略的试点区域,并立足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独立新城”三大定位,尤其是把城市公园作为重要抓手之一,明确提出建设“四城一都”,即独立之城、节点之城、公园之城、美丽之城和文化创意之都的战略构想,致力打造成具有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
而对“公园之城”的建设,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奉贤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围绕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区的目标,因地制宜加大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力度,以“万顷林地、千里绿廊、百座公园”为本底,构建“江海联景,林廊环绕、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全区现有公园180座,形成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的多级公园体系。引领以公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以功能为导向的绿道系统,承载游憩休闲、绿色通勤和公共服务,建成绿道125公里。以组团嵌套、蓝绿渗透、无边界融合的方式,将城市融入大自然,形成“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的城市空间结构。
责任编辑:邱爱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