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依靠村民 不断造福村民 牢牢植根村民
柘林镇迎龙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柘林镇迎龙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紧紧依靠村民推进村庄建设,充分激发村民群体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党员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干事热情和村民参与建设的内生动力,推动迎龙村经济社会不断的向好发展。
近年来,柘林镇迎龙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紧紧依靠村民推进村庄建设,充分激发村民群体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党员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干事热情和村民参与建设的内生动力,推动迎龙村经济社会不断的向好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村探索建立迎龙公益服务社,以“群众带群众”的方式带动村民群众参与村级治理,实现村民参与农村治理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这项全市首创的村级公益服务社模式,得到了市委书记李强的批示,成为全市村级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推广案例。根据区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方案的要求,本文就迎龙村开展小康社会建设情况作此报告。
迎龙村位于奉贤区西南角,于2007年由原迎新村和永革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4120亩,辖25个村民小组,现有886户、273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28人。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迎龙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通过开展“紧紧依靠村民、不断造福村民、牢牢植根村民”的实际行动,激发村庄建设主体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做到了村庄建设村民全体参与,发展成果村民共同分享。
依靠村民:
全村总动员,共建美好家园
迎龙村以农业生产为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农村老龄化、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服务跟不上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迎龙村加快建设各类基础软硬件设施,并通过两年的水环境整治,和美宅基、美丽乡村、红色村居创建,农村环境有了质的提升,然而如何巩固创建成果也是迎龙村一直以来的困扰。
在2018年“和美宅基”创建过程中,迎龙村为了破解农村治理难点、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自主培育成立了迎龙公益服务社,以实现村委减负、社会组织增能、村民群众受益为目标,引导迎龙村村民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社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全程参与创建项目,服务社社员约300人,均为有劳动能力及有意愿的本村村民,根据工作量获取相应报酬,从事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睦邻服务、环境长效治理、生态旅游项目等。迎龙村通过服务社,在每个创建村组建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发动了8000多人次村民参加,发放工资、劳务费90多万元,户均增收1000多元。此举不仅为迎龙村塑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也大大降低了创建成本,实现了村民参与农村治理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这项全市首创的村级公益服务社模式,得到了市委书记李强的批示,成为全市村级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推广案例。
村民是村庄建设的主体。建立公益服务社,发动村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不仅村民的配合度明显提高了,邻里纠纷减少了,村委会也省了钱又省了精力,这一机制有效解决了迎龙村生态环境长效管理的痛点,不仅让村里的农民人居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更宝贵的是收获了村民日益高涨的参与热情、自治活力和主人翁精神,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主动性更是有了显著提高。
造福村民:
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导向,迎龙村汇聚多元力量,因地制宜施策,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夯实生态基底。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迎龙村,田间窝棚不见了、历史违建拆除了、陈年垃圾清理了、河坡鸡鸭棚搬走了,人居环境明显优化,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水清岸绿的江南田园风光让人沉醉,村民生活水平更是有了质的提升。2019年12月,迎龙村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怎样多方面挖掘渠道,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既显身手又增收入?2019年,迎龙村以实现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本村实际,调整规划思路,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烟渔菛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促进农业、生态与旅游业一体化,获评奉贤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河道里出现了乌篷船,农田里建起了稻谷迷宫,河边设立了垂钓区域,院落里摆起了大锅灶头……美丽的景致、特色的野趣,使迎龙村一跃成为郊区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每月吸引近千名游客到来。迎龙村通过公益服务社,为村民在景区提供船夫、厨师、保洁等大量就业岗位,让村民群众提高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2019年迎龙公益服务社发动750人次村民参加,发放工资45万元,户均增收约1500元。今年端午节前,村里的“又见炊烟”基地尝试售卖采用传统手工制法大肉粽,15天里做了20多万元的产值。基地请来包粽子的20多个赋闲在家的本村阿姨,她们因此多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探索普惠性质的发展路径,让尽可能多的村民受益受惠,是迎龙村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村民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对村里干部有了认同感,很是赞许,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可谓一举多得。
根植村民:
党建引领提升村民幸福感
村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和协调农村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迎龙村建有1个党建服务站、1个党群生活驿站、3个宅基课堂、5个党建微家、6个睦邻点、15处宅基议事堂。这个“家门口”的党群服务新体系,将村民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凝聚起自治管理的核心推动力量。村里组织村民开展宅基议事讨论管理制度,确保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以乡村治理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为强化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建设,2019年,迎龙公益服务社党支部成立。在党支部的推动下,服务社不仅为村民提供便利,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老年农民就业与增收的问题,减轻了村级组织承担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担,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促进了迎龙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结合自身实际,迎龙村将发展龙舟文化融入到党建引领下的精神文明内涵提升上。今年6月的一场以端午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便是迎龙村推动文化实力出新出彩的缩影。除了包粽子、做香囊、看舞龙表演,村民还在家门口的“奉贤区最美河道”龙湖上观看精彩的龙舟赛。不出村门就能体验龙舟文化,让村民们既开心又自豪,“我们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人气也越来越旺了!”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迎龙村开展党建精细化服务,先后组建了党员公益志愿服务队、爱心关爱志愿服务队、医疗关爱志愿服务队、老龄关爱志愿服务队、妇女维权志愿服务队等8支“志愿服务小队,打通了服务村民群众“最后一公里”。村里成立物业,提供水电维修、物资配送、垃圾清运、农业服务、资料收发、红白喜事水电衔接等服务,解决村民居住生活的各项实际需求,让村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专业的物业服务。
党建引领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既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主动性,促进发展成果让村民群众共建共享,更有力提升了他们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乡村建设和治理,只有以村民为中心,才能让村民满意。迎龙村把为村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作为鲜明主题,切实开展工作。当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迎龙村也面临着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党员先锋意识仍需加强等情况。如何更好地利用村里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党员对村民群众的带头作用,激发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内生动力,让村民的小康生活越来越红火,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迎龙村一直在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倪珺
(原标题:紧紧依靠村民 不断造福村民 牢牢植根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