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上海人董其昌送给好友的牡丹,如今仍被奉贤人守护着
摘要:让奉贤成为大家的家乡,在共同成长中建设美好家园。
400多年前,上海人董其昌送给同窗好友金学文两棵牡丹。数百年沧桑变化,如今,金家的第二十二代子孙金书林仍在奉贤南桥守护着这株“江南第一牡丹”。守树40多年,让他骄傲的是:“1992年只有2个花苞,今年有60多个了。”
在奉贤,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共有68株,它们长在庭院里、小区里、乡村里,融入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近年来,奉贤以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奉贤新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进一步聚焦文明培育生活化、文明实践主题化、文明创建常态化。
4月6日,奉贤区南桥镇吴塘村明代牡丹园,494岁的牡丹绽放,吸引了不少游人观赏。花卉的养护人、金家第22代孙、83岁村民金书林爱花如子。(李茂君 摄)
通过“绿色生态梦”主题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守护古树的队伍中来,通过推进“贤城贤治”“圆梦行动”“美育工程”等创建重点项目,搭建市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平台,鼓励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人与人和善、人与社区和睦、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城区建设工作中来。
一座城市的文明,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的文明。奉贤是上海郊区首个“全国文明城区”,且已三次蝉联此项荣誉。多年来,奉贤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为民惠民靠民贯穿在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引导越来越多的人把“个人梦想”融入“城市发展梦”“民族复兴梦”,让奉贤成为大家的家乡,在共同成长中建设美好家园。
以“绣花之功”打造宜居宜业之城
最近,家住奉贤区金汇镇百曲乐苑小区的居民发现,在地下车库也可以打电话、开导航、发微信了。这是因为奉贤今年启动了“居民小区地下车库通信信号覆盖”的工作,可以依照每个小区的地下停车库的特点,量身定制通信方案,让地下车库实现“通讯自由”。仅金汇镇区域,就有7个小区的地下车库实现了通信全覆盖。
在奉贤区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区”牌子的过程中,“创建为民惠民”不仅止于此。按照《奉贤区高质量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目标任务,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年都滚动实施个性化、特色化的“十大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奉贤的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
2021年以来,奉贤已累计实施245项民生实事项目和便民惠民工程,其中提升为上海市“创建为民”项目的有25项,共涉及老旧小区硬件升级、城市道路改造升级、背街小巷专项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街面秩序综合整治、生态治理提质增效等方面,切实扮靓城市“面子”,做实民生“里子”,擦亮全国文明城区“牌子”。
“有了电梯后,上下楼不要太方便哦!”最近,家住奉贤区南桥镇江海花园的丁老伯喜上眉梢,随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的实施,他所在的6号楼也有了一台崭新的电梯,“我有腰椎间盘突出,以前上下楼会感到腰不舒服,现在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啦。”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奉贤新城建设也如火如荼,如何淬炼“绣花功”,编织“安居梦”,成为奉贤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的重要发力点。看似落子老旧小区硬件升级,背后折射的则是执政者对“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的决心。
不仅要住得暖心,更要住得舒心。停车难是城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奉贤将其持续列入“十大专项行动”中,以停车难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探索破题“新路径”。一方面,结合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自2019至2021年底,奉贤区改造了94个小区,增加小区内部停车位2695个,缓解居民内部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望河路建设、南桥源开发等新建工程,在具备建设条件且存在供需缺口的区域规划新建公共停车场。去年共新增公共停车位600多个,提高区域泊位供给。
同时,奉贤还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共享停车措施,7年来已挖掘共享停车点位21处,共享停车泊位856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内停车难问题。奉贤还聚焦老旧小区、人口密度大社区停车难问题,协调南桥老街停车场、乐康苑商铺停车场、肖塘停车场共享部分车位,以更优惠的停车价格向市民预约制开放,不仅缓解了周边居民夜间停车难问题,也惠及周边上班族的日间停车需求。
以“环境之优”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坑洼不平的水泥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沥青路!”奉贤区柘林镇南胜村村民周阿姨感受到村里的大变化,前胜路修建完工后,村民们出行再也不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
而在南桥镇江海村,大片草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组团来享受。“这里地方很大,我们每周都会来踢足球。”在市区上班的小马说,奉贤的“生态球场”让他圆了在乡村奔跑的梦。
金海湖畔,江南书局新阅读空间带来了全新的阅读和休闲体验,书籍散落在整座建筑的各个角落,随处都能遇见一本书。“阅读空间‘长’在公园里,有种回归大自然的宁静,我很喜欢这种感觉。”首批入馆的市民袁佳怡说。
江南新阅读空间给“上海之鱼”添书香
这几年,奉贤还聚焦“大生态”格局,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新目标,“百座公园、千里绿廊、万顷林地”的城市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融入了奉贤人民的日常生活。
优化人居环境,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在奉贤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中,注重发挥文明村镇创建积极作用,不仅从细节入手,注重环境的提升,还关照了村民宅基养老的愿望。
在西渡街道灯塔村,村民们早已习惯没事就到“睦邻四堂间”逛一逛,理理发、唱唱戏。2019年起,奉贤试点通过流转农民闲置的宅基房屋或利用闲置的集体资产,在青村镇吴房村、庄行镇浦秀村、存古村、西渡街道五宅村、金汇镇新强村、奉城镇护民村相继试点建成6家“青春里”养老社区,让老人能在家门口养老。
“我心脏不好,可以先去搭个脉,然后去上养生课,再去按个摩,最后还能到院子里晒晒太阳,不要太开心哦。”70多岁的王勤娟说,对她这样的老人来说,最期盼的就是有一个“什么都有的”地方。而对60多岁的陈秀珍来说,这里既是舞台也是平台。爱跳舞的她,有了一个和老姐妹们切磋舞技的舞台。
今年,奉贤还继续探索嵌入式轻量级宅基养老点“椿萱庭”,配有10间房、20个床位,餐厅、视听区、医务室、活动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住宿加三餐费用为每人每天50元。
乡村,不仅要关注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还要关心村民们的致富指数。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奉贤还注重引导村民参与家门口的创业、家门口的就业。在奉贤区南桥光明村,就有一支由村民应聘上岗的“能工巧匠”队伍,他们代替政府购买的第三方服务,为村民提供水电维修、保洁、巡逻等各项工作。村民们不仅每个月能拿到“工资”,也在为民服务中获得荣誉感。而四团镇五四村建起了人才公寓,吸引不少青年村民回到乡村,开起了咖啡店、餐厅、超市,实现了创业梦想。
以“美育工程”勾勒美美与共画卷
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在奉贤,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中有外籍友人、有老人,有少年,更多的是干劲满满的青年。奉贤通过让志愿服务“有趣有料又有意”的举措,让更多的志愿者双向奔赴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
不仅如此,奉贤还持续推进“市民修身行动”,创新实施全龄全域“美育工程”,充分发挥覆盖全区市民身边的35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涵育新江南文化,升级打造具有奉贤文明创建工作特色的美育修身行动——
聚焦精神之美,弘扬“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贤文化”特色,开展“圆梦行动”;聚焦家庭之美,传扬“好家训好家风”,倡导家庭制定“美家美生活”计划,弘扬家庭美德;聚焦行为之美,推进市民美育修身、志愿服务、千场礼仪培训、美丽约定等;聚焦文化之美,打造“东方美谷艺术节”、戏剧节等品牌项目,引入优质美育资源,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聚焦产业之美,弘扬“工匠精神”“贤商精神”,将美的理念融入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提升区域行业实力;聚焦环境之美,强调城市建筑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内涵,以“十字水街”“田字绿廊”“水天一色”等城市意象营造浓厚的美育空间氛围。
奉贤的社区长者食堂
通过“美育”,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奉贤区奉浦街道,越来越多的市民变身“美容师”,参与到文明社区创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中:沿街商户在店铺等待区设计了吸引人流的酷炫座椅;青少年则带着丰富的想象力,设计了为爷爷遮风挡雨且配有拐杖的座椅………随着城市空间的品质和美感提升,城市的文明面貌也为之一新。
2022年,奉贤开展“贤城尚美、与美同行”双百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推出101个“贤美小驿”特色阵地、93个特色品牌项目、126支特色团队。同时,结合学习型社会建设,聚焦青少年,在各中小学开设美育课程,实施“100hours”贤青修身项目;聚焦企业职工,推动“十万在岗人员学养提升”;聚焦市民群众,倡导读好书、健好身、学好礼、练好艺。
目前,“市民修身行动”在奉贤已取得丰硕成果,共涵育299个齐贤修身星级示范阵地作用,常态开展文明礼仪规范、道德模范学习宣讲等文明培育活动,培育“文明之城·美在奉贤”系列工作品牌,每年开展十大最美系列创评,区文明办、区绿化市容局等部门共同参与,评选最美公园(绿地)等亮点点位700余个。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未来,奉贤还将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让文明之风浸润贤城大地的每个角落。
责任编辑:倪珺
(原标题:400多年前,上海人董其昌送给好友的牡丹,如今仍被奉贤人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