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夜晚,来自泥城、新场等地的市民齐聚奉城,究竟是为了…
摘要:华灯初上,晚上7点,奉贤区奉城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灯火通明。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木雕分为浮雕、镂空雕、圆雕和线雕,其中圆雕工艺最为复杂,但制作出来的作品非常生动形象……”华灯初上,晚上7点,奉贤区奉城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灯火通明。
木雕教室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华兵正在耐心讲解,台下的学员们听得异常认真。学员小金告诉小编,没想到能在市民夜校跟着市级非遗传承人去学习、感受和了解这项特殊的技艺,格外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
在6月结束的市民夜校春季班上,名额一票难求。而今,此次市民夜校秋季班的课程安排上,奉城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结合了市民需求和奉城特色,开设的非遗奉城木雕体验课程同样异常火爆。奉城木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从开始的木雕作坊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作为一项民间传统手工艺,奉城木雕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和影响力。
家住浦东新区泥城镇的市民朱女士在临港的一家企业从事IT行业相关工作,此次她邀请了两位好友一同“组队”前来学习。“我了解到这个课程是中国传统非遗项目就特别想过来学习,又和我的朋友们一拍即合,我们就马上报名了!”朱女士表示,自己在课余时间学习过木版画,对学习传统艺术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和热情,希望通过此次学习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奉城木雕这项非遗技艺。
泥城、新场、海湾、庄行、金汇……学员中大半来自奉城以外地区,上课自驾的通勤时间基本都达到半小时以上。在谈及学习动力时,学员冯先生表示,距离不是问题,关键是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课程,非遗课程并不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到的。很想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来,但是名额有限,希望通过自己几个月的学习,可以回家做一名“木雕小老师”。
人群中,一位女士一眼就认出了授课的徐华兵老师,原来他与徐华兵是“老相识”。徐女士的女儿就读于奉城二中,在学校举办的兴趣班中就选择了由徐华兵授课的木雕课程,已经学习了第二个年头了。
“每次兴趣班结束,我女儿都会拿着她制作的作品到我面前显摆,也经常和我聊起徐华兵老师与他们上课时候的故事。”看到此次市民夜校的课程,徐女士第一时间报名,想体会一下女儿学习木雕的快乐,也可以与女儿切磋技艺,在学习的同时,与孩子共同成长,增进母女感情。徐女士说:“今天出发前,女儿还和我介绍了木雕制作的基础要领,也叮嘱我使用刻刀时注意安全,她现在成了我的小老师。”
奉城木雕目前在奉城多个校园开设兴趣班课程,徐华兵的学生也覆盖了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此次来到市民夜校授课,徐华兵有着不同的感受。“市民夜校的学员都是自己主动来学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一直在问我问题,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次市民夜校,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承和发扬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奉城木雕。”
据了解,此次秋季班开课,是奉城木雕第一次将非遗技艺融入到市民夜校课程中,在做好非物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的同时,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切身感受和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