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海”引才,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区
摘要: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奉贤·生物科技) 奉贤区委统战部供图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近年来,上海奉贤抢抓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建设、“海湾大学集聚区”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海聚英才”行动以及“滨海贤人”专项培育为抓手,加快建设南上海人才高地,为全力打造南上海重要增长极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推进“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建设 加快打造“海外人才归国第一站”
塑造海归品牌。“海归小镇”是欧美同学会推出的一项集聚海归人才和海归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划。今年2月27日,全国第七个、上海唯一的海归小镇(奉贤·生物科技)在上海首个城市力全渗透数字国际产业城区“数字江海”正式揭牌。海归小镇规划用地1200亩,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300亩已建设完成,力争在5年内招引海归人才3000名以上。
深化政策赋能。聚焦“生物制造、精准医疗+AI赋能”产业定位,研究制定《关于支持上海奉贤海归小镇建设的若干政策》,对在海归小镇核心区范围内,海归人才围绕特色产业方向设立的创新创业企业或功能平台,给予企业开办、研发创新、人才创业、人才集聚、金融支撑及企业壮大等六方面支持。比如,对海归小镇新招录的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最长6个月免费优质房源。
加强活动引流。以年度峰会、月度沙龙、参访活动等为主题,建立“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报道”机制,举办“海外人才看海归小镇”“‘海归梦想家’海归小镇青创研修营”“上海留学生企业协会走进海归小镇”等系列活动近20余场,累计推动对接海外人才项目60个以上、落地人才项目12个,预计落地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
放大“海聚英才”赛事溢出效应 以赛聚才选才引才成果凸显
高规格举办赛事。本年度成功举办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杭州分赛区、温哥华分赛区)暨奉贤区第三届“才聚贤城·创享未来”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其中,杭州分赛区征集项目716个、现场路演项目105个;温哥华分赛区征集项目153个、现场路演项目32个、推荐参加市赛复赛项目15个。
高标准遴选项目。突出科技创新的前沿性,依托线上评比、现场路演等方式,邀请行业专家以及银行、投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投资人逐项研判,分层分类形成跟踪服务项目清单。探索研究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对首创性、长周期的颠覆性技术项目,变“前置准入”为“后期评估”,助力其加速产出成果。
高效率落地成果。建立协同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对照重点项目、非共识项目、海外赛区项目三张清单,由区四大产业专班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跟踪对接,精准匹配东方美谷产业园区、南上海科创中心、海归小镇等落地区域,形成“赛事引流—跟踪服务—落地转化”的全过程闭环。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190余个项目、落地122个项目。比如,“悬浮365陆基工厂化循环水无抗养殖项目”获得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目前已落地奉贤区庄行镇,预计投资亿元以上。此外,奉贤区积极创建“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目前已有“凤创谷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等7个园区成功创建“海聚英才”基地,将为项目落地提供高品质投产空间。
促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
聚焦产教融合。落实《奉贤区促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成功打造“华东理工大学医药先进生物制造产教融合平台”等产教融合创新转化平台7家、术理智能科技公司等产教融合培育基地35家,推动区内重点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累计联合培养硕博士人才14名。制定出台《奉贤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不断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招收数量、基地项目入驻数量。聚焦大学生就业。实施“招才引智直通车”,开展“走进高校”“贤才大巴”系列活动近20场;组织高校学子来奉实地考察、研学交流,累计吸引北京大学等高校410余名优秀学子与区内重点企业面对面交流洽谈。截至目前,2025年上半年已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近600名。谋划“招才引智直通车”系列活动,将由区领导带队赴国内有关专业对口高校招才引智。
聚焦企业引才需求,开展“贤来无忧创在奉贤”南上海人才交流招引活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9场,吸引300余家企业参与活动,推出人才岗位1.14万个。组织全区人才服务专员与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梳理形成“人才引进需求清单”。截至6月30日,今年新引进各类人才4193人,同比增长12.2%。
深化“滨海贤人”专项培育 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不断夯实
着眼做大人才“蓄水池”。奉贤区聚焦美丽大健康、绿色新能源、通用新材料、数智新装备四大特色产业,研究推出人才引育专项行动计划,力争每年引育百名产业领军人才、千名产业骨干人才、万名产业青年英才。截至6月30日,今年新落地产业项目102个,预计引进一大批产业人才。绘制生物科技重点产业、重点人才、重点渠道“三张图谱”,涉及重点企业300家、高端人才85名、合作渠道400个,加快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招录新一批储备人才33名、“三支一扶”34名,实施新招录储备人才“驻村计划”,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源头活水。
着眼“以才引才”。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进“伯乐”奖励政策,对为奉贤区用人单位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国家高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社会力量提供最高200万元的奖励,招才引智“朋友圈”持续扩大。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合作伙伴征集人才项目、人才平台、人才活动等五类资源116项,由区内各部门各街镇逐一对接洽谈,加快导入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目前已对接落地或洽谈推进78项。
着眼激励人才示范引领。奉贤区开展第四届(2022)“滨海贤人”计划人才培育成果系列展示活动。举办“滨海贤人”主题沙龙活动,邀请在奉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代表等对接交流。推出柔性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团队)“聚英项目”,累计引进市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学科带头人及专业骨干百余名,带动区内骨干医生、青年医生等卫生人才的培养。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