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种情!
摘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就像投下了一颗颗爱的石子,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文明的涟漪。在这其中,奉贤,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就像投下了一颗颗爱的石子,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文明的涟漪。在这其中,奉贤,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聋哑人,特困户,双残家庭,这三个标签,就是胡国连的人生。居住在金海街道金水和苑社区,胡国连的生活,经常牵动着地方政府。冷热,嘘寒问暖;困苦,及时解难。时时处处透出的真诚和关怀,触动着胡国连的每一根神经,“虽然我的力量很薄弱,但我就是想做一名志愿者回报社会。”在文明创建中,他用纸与笔写出了自己的愿望,并用实际行动实现了梦想。
用微光吸引微光、微光照亮微光,那么光与光的汇聚,就会照亮天空,让奉贤这座城市变得更有人性化、人情味、人文化。
视角锁定奉贤区青村镇。在这里,一打听,大家都知道有一支志愿者服务叫“小皮匠”。“带头人”吴进宝,是一名“新奉贤人”。“我20多岁就到青村了,先进厂里做车工,后来又学修鞋的手艺,再开始摆摊生活,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不可能在这里安家立业。”吴进宝很感恩。10多年前,结合文明城区创建,他志愿参与,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社区里、商业街上。渐渐,他还带动了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小皮匠”志愿服务队伍中,成为了垃圾分类宣传员、环境卫生保洁员、文明宣讲员等,在当地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说,支撑他们的那束光,是源于对家乡的热爱、对同胞的关怀。每月25日上午8:00-11:00,在金汇镇恒苑居委,“剃头师傅”郭裕先都会准时开张,为附近的、慕名而来的市民免费理发。这个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公益达人”,53年来,每到这一天,他都会特别精神抖擞,早早开门等待着。因为,这个“公益理发店”,既承载着很多群众的生活需求,也让群众实实在在获得了更多幸福感,“可不能关”。截至目前,他无偿理发数万人次。在奉浦街道奉浦苑,居民们特别关心小区健身步道建设情况,居民祝勤勇便自告奋勇当“小喇叭”和“啄木鸟”,既时常去现场看看施工进度,又亲自关心施工质量。不仅如此,他还亲自“设计”管理这条家门口的健身步道,从跑道标线的长度比例,到两边的绿化、排水,再到歇脚的椅子和温馨提示,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尽量符合群众的要求和需求。同时,他还写提示牌、做小标记,提醒大家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如今,这条健身步道,已经成为很多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并不是所有的志愿服务,都被人理解和宽容。至少,周娟娟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市民巡访志愿者,周娟娟已经70岁了。但在她的生活里,没有承欢膝下的亲子时光,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每天,她都在巡访路上,用镜头记录城市里亟待修正的部分,用纸笔书写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但巡访,总归是要得罪人的。在用相机拍摄和记录时,她被店主一路追骂过,也被扔过垃圾,甚至还摔过跤。但换做常人,肯定有是能避就避,但她不同,她还是“顶着上”。她说,“这些事,总要有人做。”其实,当市民巡访志愿者,除了能吃一顿免费午饭,其他一分钱 也没有,甚至还要常常倒贴出去不少,这是吴雪超的真实感受。就拿最近几次市民巡访活动来说,每一次,都是老吴自己提供的车,带着成员一起行动。“有时候,我们去的地方要是车子开不到,那就得用脚走。”老吴说,“衣服、鞋子要是弄脏了、勾坏了,全都自己来。”“个人的牺牲”,为的是推动文明的进步。
无数微光,闪灼动人的情怀,依然不断吸引着更多微光向着文明这个中心集聚。郁曹欢小朋友,是来自奉教院附小一名少先队员,和妈妈一起全家总动员,尽自己之力参与到创城各项志愿活动中。自7月份以来,她或是夜市里面的一名文明城区创城宣传员,或是楼道里面的一名入户宣传小喇叭,或是文明路口的小小执勤员,或是社区背街小巷中的清洁家园小卫士。邵明,是一名民兵志愿者,每天带领30名民兵志愿者队员下沉到社区一线,哪里任务最重他就出现在那里,只要居委召唤他就带领队伍出现在那里,被居民们尊称为“迷彩突击队”,很多居民在他的感召下也主动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在奉贤,“志愿成自然”,就是这座城市所要展现的“抱负”之一。(孙燕)
责任编辑:倪珺
(原标题:一座城,一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