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在线”基层治理服务车 启用老宅基上的“一门式”
摘要:“现在真的是太方便了,办事情不用再走到村委了,多亏了这个“小红车”,宅基上什么都可以办了!”面对“光明在线”基层治理服务“小红车”,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现在真的是太方便了,办事情不用再走到村委了,多亏了这个“小红车”,宅基上什么都可以办了!”面对“光明在线”基层治理服务“小红车”,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近年来,奉贤区南桥镇光明村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思路,2020年起构建“光明在线”移动基层治理服务项目,通过“一车一路,五站多元”设想,深入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一门式”服务,为农村自治带来了新气象。
南桥镇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阮伟鸿平表示,“村里地方大,但老年人居多,户籍老年人60岁以上在750人左右,约占35%,平时来村里解决问题,都需要走上不少路。村委会就想设立一个流动的村民自治驿站,咨询过辖区派出所关于车辆的行驶问题,又召开了村民大会征询建议,大家一致同意后就着手定制了这辆服务车。”
“小红车”的魅力
穿梭于光明村“小红车”里究竟有什么?能让村民如此拍手称快?原来,在这个10平方米不到的电动车里,不仅配备了电视机、书报架、医药箱、简易缝纫机等硬件设施,还建立了移动信访接待站、移动谈心坊、移动房屋租赁站等功能小模块,将“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和美创建、社会稳定”等内容细化分解成若干服务菜单,设立多样化服务。由村两委班子带领综治、信访条线干部、大学生村官、微格志愿服务员下沉到宅基办公服务,解决村民纠纷、收集民情民意。
“小红车”办大事
目前,这辆“小红车”上路仅仅一个月,仍在试运营期间就成功解决了一起信访难题。一村民因与多人投资入股光明胶辊厂,于2019年在镇规划的协调以及村园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员下签订了减量化协议,今年本应该落实第三笔资金,但由于镇集体资产办认为该土地性质应为镇集体所有,与签订协议时约定的不符,故迟迟没有落实资金。面对难题,村民来到“小红车”寻求移动信访站的帮助,在向镇信访办汇报情况后,经多方了解,由规划镇长召集原作工作的园区、村委会、镇资产办、规划等部门多方协调,为村民及时解决了委托事项。该村民获悉问题解决后,一把握住阮书记的手连声道谢,“这个小红车可真是帮了我大忙,要不是它,我还不知道要跑多少地方呢,它可真是服务送到了我们村民的家门口!”
“小红车”是意见箱
“妹妹,我想帮提个意见可以伐?”光明村的陈阿婆就在“小红车”上给金海华提了意见,“妹妹,最近村里有租户开卡车来来去去,声音响了伐得了!你们能伐能管一管啊?”光明村工作人员金海华把陈阿婆的意见,立刻发到了“光明在线”的工作群组,对于卡车来来往往的问题,经过大家讨论,提出了能否通过限高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方方面面的协调,仅一周的时间就落实了限高管理,陈阿婆高兴地连连点赞。
从之前办事要到村委会,到现在“小红车”上“一门式”服务,“光明在线”基层治理服务车真正实现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承诺,以村民自治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切实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杜晓婷)
责任编辑:倪珺
(原标题:“光明在线”基层治理服务车 启用老宅基上的“一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