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架桥,好物出村!看四团“拾壹联村”如何“播”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摘要:清晨的新桥村车间,“拾意乡源”包裹正快速分装发货,畅通的城乡链路背后,是奉贤区四团镇“拾壹联村”以直播助农闯出的新天地。
中国发展网讯 清晨的新桥村车间,“拾意乡源”包裹正快速分装发货,畅通的城乡链路背后,是奉贤区四团镇“拾壹联村”以直播助农闯出的新天地。
这份探索,始自四团镇新桥村“醉馨桥”在抖音的勇敢试水。2024年7月,四团镇北部11个村“攥指成拳”,共同组建拾壹联村(上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决心整合资源谋发展。公司掌舵人新桥村书记张兵,将“醉馨桥”经验升级,锁定微信视频号作为深耕阵地,挖掘其用户黏性对品牌的长效价值。
作为“拾壹联村”的直播首秀,2025年6月10日,张兵带领村委会工作人员,在新桥村办公室开播,对着镜头热情推介当季的羊角蜜、白糯玉米、锦绣南瓜等产品。
镜头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朴实的村委会背景和大家忙碌的身影,这份带着泥土味的亲切感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直播效果也超乎预期,首播销售额当场突破千元。这次成功,为11个村注入强劲信心,也推动直播走向体系化。
直播的可持续性根植于人才与供应链的双重保障。为此“拾壹联村”于今年4月联合四团镇团委,精心打造“青春助农,村播有我”实训营,通过“理论+实战+资源”的三维培养体系,为各村储备了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直播人才。这套人才机制迅速落地生根,形成了“村委示范、书记带头、青年担当”的梯次成长模式,确保直播能力在11个村之间有效传递。
在夯实人才基础的同时,直播内容与产品库也持续扩容升级。如今,每周工作日午间12:00~14:00,已成为“拾壹联村”与直播间观众之间雷打不动的默契约定,更成为优质产品输出的稳定窗口。上架产品更是从新桥村“醉馨桥”时期的单一农产品,蝶变为汇聚11村精华的“拾意乡源”宝库,涵盖了当季鲜蔬、农副产品、非遗手作等30余款特色好物。凭借这份源于土地、成于匠心的多元诚意,直播间已累计成交近200单,销售额稳步突破万元大关。
支撑这套高效运转的直播体系与产品矩阵的,是“拾壹联村”攥指成拳的硬核发展模式。公司系统性整合了北部11个行政村的优势资源,将46款特色农产品、7项非遗技艺、11种地方小吃,统一打造“拾意乡源”区域公共品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品牌化运营。
此外,创新的“订单式农业”模式是核心引擎:前端,公司为签约农户提供优质种苗、明确技术标准并承诺保底收购价,保障源头品质与农民收益稳定;后端,则进行统一采购、标准化品控、精包装及多渠道销售。这套模式成功打通了分散经营壁垒,实现了显著的品牌价值,亮眼的数据便是最佳注脚,公司成立至今,“拾意乡源”系列产品总销售额已突破247万元,利润约25万元,其中联村品牌大米售价较散户提升50%。
直播不仅是卖货窗口,更是展现乡村魅力、优化文旅体验的绝佳平台。“拾壹联村”深挖“农文旅”融合潜力,将上线“流动直播间”,镜头对准在11个村的田间地头、工坊灶边。镜头所及,是汗水浇灌的丰收,是匠心传承的温度,是乡村最本真的魅力。每一次直播,都是对“拾意乡源”品牌内涵的一次生动诠释和深情加码。
此外,“拾壹联村”正与神仙酒厂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高粱推介会、非遗展示厅、“幻云东方神仙”特色文旅路线等项目。同时,深入挖掘各村文化资源,打造主题鲜明的农文旅融合路线。届时,直播间将化身为探秘这些乡村故事与文化渊源的“线上导游”,为实体旅游引流造势。
“‘拾壹联村’好物鲜,直播架桥销路宽”。这座由集体智慧与创新实践共同浇筑的“桥梁”,一头满载着土地的丰饶馈赠与乡亲的殷切期盼,一头通向广阔市场的无限机遇与消费者的信任与信赖。“拾壹联村”正满怀信心地稳步前行,努力将“拾意乡源”的清甜滋味与匠心之美,播撒至更广阔的天地,共同绘就联村共富的华彩新篇。(黄施雨)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