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成势!新一批“椿萱庭”宅基养老点建设收官在即
摘要:自2023年奉贤区柘林镇探索打造“椿萱庭”农村宅基养老模式以来,这一为沪郊农村老人“度身定制”的养老模式,正以“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养老场景,受到越来越多农村老人的青睐。
中国发展网讯 王晓敏 记者鲍筱兰报道 自2023年奉贤区柘林镇探索打造“椿萱庭”农村宅基养老模式以来,这一为沪郊农村老人“度身定制”的养老模式,正以“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养老场景,受到越来越多农村老人的青睐。两年多时间内,已有5个村6个点位正式运营,为老人们提供便捷、实惠、舒适的“家门口”养老服务。今年,三桥村、南胜村、兴园村、王家圩村等4个新一批“椿萱庭”宅基养老点投入建设,目前也相继进入收官阶段,预计将在重阳及年底前后投入运营。
夕阳下,南胜村“椿萱庭”养老点的白墙红瓦与周围绿树相映成趣。走进养老点,宽敞的客厅令人眼前一亮,暖色调的浅色系家具显得温馨宁静。地面采用了防滑地砖,转角楼梯两侧安装了扶手,并设置了无障碍设施等防护措施,处处都体现着适老化设计的用心。
养老点设有4间房、10个床位,且均配备独立卫生间,每个房间都有充足的储物空间,方便老人存放个人物品,并设有多功能活动室、便民食堂、露台及庭院等基础设施,可全方位满足老人们在文化娱乐、日常餐饮、休闲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既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此外,为了保障老人安全,养老点还特别配备了安全规范的助浴间与便利的洗衣房,降低老人日常生活中发生意外的风险,于细微之处见关怀。
目前,南胜村正全力推进项目收尾工作,包括制定完善运营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完成内部物资采购与配置、开展工作人员招聘及系统化培训等,并计划于本月底正式投入运营。
位于三桥村双桥401号的三桥村“椿萱庭”养老点也已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养老点配置了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房型,共有6个房间,10张床位。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并内置了紧急呼叫系统。共享餐厅最多容纳30人就餐,可同时覆盖周边区域老人就近就餐。接待区、医务室、活动室、阅览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的各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点计划在庭院一角开辟小菜园,将来入住的老人可在此种菜养花,重温农耕乐趣。
“村里建的‘椿萱庭’看着真不错,环境好、设施全,还能和老邻居们在一起,比去养老院好多了。”今年82岁的村民李阿婆已经预约登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据介绍,三桥村“椿萱庭”养老点计划将于本月下旬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正在招聘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有人员都将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
据悉,兴园村点位、王家圩村点位正处于软装收尾阶段,后续将同步推进物品采购、工作人员招募及培训等工作。此外,在“椿萱庭”养老点的规范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柘林镇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形成了《“椿萱庭”规章制度汇编(试行)》,内容包含入住轮候退出标准、服务协议范本、消防食安管理制度等,为“椿萱庭”入住退出及规范运营提供指引,也为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全镇农村养老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