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激活文旅动能,九棵树艺术中心绘就南上海文化新图景
摘要:作为全国首家森林剧院,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自2019年启用以来,在上海南栖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下,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深度融合艺术与产业,已成为镶嵌在南上海4.8平方公里中央生态公园核心区的文化标杆。其探索的“党建赋能文旅融合”路径,正持续改写区域文化发展格局。
中国发展网讯 作为全国首家森林剧院,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自2019年启用以来,在上海南栖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下,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深度融合艺术与产业,已成为镶嵌在南上海4.8平方公里中央生态公园核心区的文化标杆。其探索的“党建赋能文旅融合”路径,正持续改写区域文化发展格局。
组织铸基:把牢文旅融合“方向盘”
2021年6月成立的南栖剧院党支部,以“强组织、聚合力”为核心,构建起坚实的战斗堡垒。近一年来,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2次,累计152小时的党员培训覆盖全员,通过政策解读与行业研判,让党员成为把握文旅融合方向的“排头兵”。2025年“党建微家”实体化落地,将组织生活延伸至运营一线,形成“决策在支部、落实在岗位”的高效机制,为文旅融合筑牢组织根基。
先锋领航:锻造产业发展“生力军”
在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西加的主导下,引入国际顶尖演艺资源,首创“艺术24小时”“文旅剧院”等模式,推动剧院斩获“上海市文明剧场”“工人先锋号”等殊荣,个人亦荣获202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在其引领下,支部建立“思政+实绩+口碑”量化考核体系,通过“导师制”培育年轻骨干,500余人的“九棵树志愿者团队”获评“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形成“先锋带头、梯队成长”的人才生态,为产业注入持续活力。
创新破局:构建美育惠民“生态圈”
以“一支部一实事”为抓手,支部打造的“九树生香”品牌,成为文旅融合的亮眼名片。植根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奉贤新江南文化。运营六年以来,已累计举办演出、展览、公益活动等逾3200场,接待市民及游客近283万人次。其中,观演人次累计近100万人次,年均增长近65%,95%的观众满意度,印证了其市场活力。
创新实践不断刷新艺术边界:大剧场切换“影院模式”,成为沪上第二大影厅,同时迎来《水饺皇后》《酱园弄》《长安的荔枝》路演;而艺文空间孵化《宫里来了个大恐龙》《尽春风》《惊鸿变》等沉浸式戏剧同场展演,让艺术体验更立体。中小剧场打造的“百人百场未来大师”“梨园雅韵”“品乐九棵树”等系列,以30-80元惠民票价,开展公益演出超500场,惠及3万人次,其中近半数为首次走进剧场的观众,让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联动共融:织密区域发展“协同网”
支部以开放姿态拓展党建“朋友圈”,构建多元协同发展格局。作为金海街道核心圈层党建联盟成员,常态化开展“音乐党课”;响应“爱宠经济”,五一萌宠嘉年华吸引万人参与。开业至今超1100场艺术生活类公益活动,更是打造了超长待机、超丰富体验的艺术、文化旅游生活社区,共计吸引约21万市民观众参与。
九棵树携手奉贤区40余家商户打造复合消费场景,构建文旅消费生态圈。通过建立“文化消费凭证-商业服务优惠”的联动机制,推出涵盖文博参观、住宿餐饮、零售购物等多元场景的专属权益,凭借电影票根即可享受专属折扣,形成“观影+文旅消费”的闭环。带动多家商户销售增长10%以上,这不仅激活区域经济活力,更赋予演艺电影文化新的生命力。同时与奉贤区文旅局执法大队党支部结对,以党建联建强化市场监管,为区域文化产业繁荣保驾护航。
从森林中的艺术地标到文旅融合的实践先锋,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以党建为笔、艺术为墨,在南上海的文化版图上持续描绘着“红色引领、文旅共兴”的鲜活图景,让艺术的力量成为区域发展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