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四届智慧医疗与康复大会暨第七届脑机接口论坛于9月18-20日在上海召开
摘要:9月19日上午,主题为“智脉相承探脑际无疆 芯火永续铸未来之门”的第四届智慧医疗与康复大会暨第七届脑机接口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幕。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报道 9月19日上午,主题为“智脉相承探脑际无疆 芯火永续铸未来之门”的第四届智慧医疗与康复大会暨第七届脑机接口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作主旨演讲,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涛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给予大会大力支持的奉贤区政府、上海市科委、全国高校及企业界代表表达了诚挚感谢。李涛指出,当前华东理工大学正深入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紧紧聚焦科技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做好“化”字特色文章,全力加快建设多学科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他殷切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能够借助本次大会平台,进一步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健康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为学校“四化”战略和“两新两大”发展布局的落地见效注入强劲动力。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围绕大会主题带来报告。蒲慕明院士以“大脑可塑性与神经调控”为题,探讨大脑功能重组机制及神经调控技术在脑疾病干预与脑机接口领域的基础应用路径。郑海荣院士聚焦“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解析脑机接口技术与生物智能系统的融合原理,及其在医疗场景中的技术转化潜力。两场报告围绕大会主题构建起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学术对话。
奉贤区相关委办局负责同志,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近百名国家级人才、知名学者及千余名高校企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大会于19日至20日进行,设置了2个大会主旨报告、8个主论坛、32个平行论坛,共计243场报告。本次大会吸引了国内32家相关产业企业参展,已成为行业内顶尖的学术与产业融合盛会。
主旨报告之后大会同步开启八场主论坛分会场,围绕脑机接口及智慧医疗领域关键方向展开深度研讨,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与产业应用的全链条交流格局。
各主论坛聚焦核心议题精准发力:脑机接口创新技术与类脑计算论坛探讨EEG基础模型、大脑运筹理论及超柔性神经界面技术;脑机融合与神经康复论坛深耕多模态脑机接口产业化、植入式技术医疗应用及康复赋能实践;脑功能解析与医疗康复技术论坛涉及肌电假肢、脑网络模式识别及脑电语义解码;脑机智能与神经调控技术论坛剖析康复交互技术、异步脑机接口及航天领域系统应用;脑信息处理与脑疾病诊疗技术论坛关注康复机器人、脑状态监测及人机混合智能;脑机接口临床转化与医学应用论坛聚焦微创/介入脑机接口、康复装备临床应用及注册评价策略;脑机接口国际专家论坛引入海外学者分享神经电信号分析、神经技术转化愿景,同步发布产业发展报告;脑科学交叉论坛则探索AI赋能医疗器械、视觉重建研发及手术导航技术。
论坛汇聚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系统、国防科技大学及海外高校等机构的顶尖专家,覆盖国内核心科研力量与国际前沿视角,内容贯穿“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临床落地-产业协同”全链路。通过跨领域、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不仅集中展示了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搭建起科研、临床与产业间的协作桥梁,为行业突破技术瓶颈、推进临床转化、规范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方向指引与实践参考。
9月19日下午至20日全天大会32场平行分论坛同步推进,以“细分领域深耕+落地场景聚焦”为核心,形成对主论坛宏观前沿方向的补充与延伸。分论坛围绕四大核心维度展开:技术层面聚焦植入式/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多模态神经解码、脑电溯源等具体技术路径的瓶颈突破,探讨脑电信号泛化性、长期植入生物相容性等实际问题;临床应用层面针对卒中康复、帕金森诊疗、精神疾病调控、孤独症干预、睡眠监测等细分场景,分享无创脑机接口临床实践、脊髓神经接口康复等落地案例;跨学科融合层面侧重AI与脑电解码的结合(如隐私保护、大模型应用)、脑认知与感官功能康复的交叉(如听觉注意力解码、视觉重建)、人机协同控制技术的场景化探索;产业转化层面涉及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质量评价、临床注册策略等实用议题。各分论坛由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专家主持与分享,聚焦具体问题、拆解实践路径,为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单一技术突破到多场景落地提供了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与协作纽带。
本次大会同步设置企业展位产品展示环节,作为学术交流与产业实践衔接的核心平台,吸引术理科技、泰和利康、博睿康、翔宇医疗、脑虎科技、微灵医疗、北洋瑞恒、念通智能、阶梯医疗等30多家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领域企业参展。
此次大会不仅整合了学界智慧与产业力量,更明确了脑机接口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从单点突破向多领域协同的发展路径。未来,期待各方以大会为纽带,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智慧医疗与脑机接口领域创新突破,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