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轮椅”转动“大民生”,奉贤“爱心流动轮椅”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摘要:10月29日上午,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奉贤区代表处举行爱心轮椅车赠送仪式。一批崭新的轮椅将送往全区各村居,持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
中国发展网讯 钱子欣、阮晓芸 记者鲍筱兰报道 一辆轮椅,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奉贤区,一项面向全区的爱心流动轮椅服务正在温暖推进。只要老年人有临时代步出行需求,通过签订无偿租用承诺书,就能成为轮椅的“短暂主人”。
10月29日上午,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奉贤区代表处举行爱心轮椅车赠送仪式。一批崭新的轮椅将送往全区各村居,持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活动现场,老年基金会奉贤区代表处会长马建根向上海互邦智能康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亿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颁发证书,上海塞翁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爱心企业代表发言。
“通过筹集,我们今年购置了1800余辆轮椅车,准备分发到365个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马建根介绍,“让困难的老年人,如果有出行需求,能够到村居委会免费租轮椅,短则一周两周,长则三个月五个月。”
这项服务的推广,要从金海街道三长村的一个暖心故事说起。2024年9月,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奉贤区代表处走访该村时,发现一批特殊的“爱心流动轮椅”正悄然改变着村里500多位老人的生活。故事追溯到四年前,一位90岁老人需要外出理发,其儿子向村委会求助能否借用轮椅。这个看似简单的诉求,折射出老年群体的普遍需求。三长村作为动迁集中安置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50%,老年人临时出行就医、理发配药的需求突出。
“特地去买轮椅既占地方又不经济。”三长村党支部书记唐霞回忆,村委会当即决定从有限资金中购置首批轮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便利。这个小小的举措,很快在全区产生示范效应。
据悉,“爱心流动轮椅”服务建立了规范的租借流程:申请、核实、签订承诺、及时归还。各村居还通过定期回访,及时发现老人其他需求,延伸出上门理发等系列服务。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每一辆轮椅都能持续服务更多老人。
从三长村的试点到全区推广,从几辆轮椅到1800余辆的全区覆盖,小小的轮椅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出行难题,更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奉贤区正用“小轮椅”转动起乡村振兴的“大民生”,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一次次贴心服务中得到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倪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