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政策指南 正文

“沿街商铺码”释放消费新活力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城市治理与服务,让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

2025-08-19 16:31 中国发展网

摘要: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实现了商户、市民与城管的共赢,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烟火气”,激活了城市消费新动能,也让奉贤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人民日报》头版点赞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创新的“沿街商铺外摆线上申报”机制。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实现了商户、市民与城管的共赢,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烟火气”,激活了城市消费新动能,也让奉贤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

除了沿街商铺外摆一周即可审批,由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创新推出的沿街商铺码共有九大功能,包括诉求上报、普法有礼、开业指引等等。应用主体不仅涵盖了市民群众,也包括经营业主及执法队员。使用者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在线上快速进行相关操作。截至目前,奉贤街头已生成沿街商铺码9097块。“外摆申报”试点一个月吸引15家商户规范经营,“诉求上报”三个月高效处置20余件涉店问题,“普法有礼”活动吸引229人次主动学法,一场以数字化赋能服务、以创新激活治理的营商环境变革悄然铺开。

扫码申报,外摆更规范

在庄行镇贤明路上,罗森便利店的店员正在把外摆的桌椅摆放整齐,这里是她的“新战场”——一个刚刚通过线上申请获批的外摆摊位。在这条路的两侧都是居民区,每到晚上散步纳凉的居民非常多,自从有了外摆,前来消费并在户外休憩片刻的市民不在少数,“我们店的营业额比之前多了四成不止。”

而说起申请外摆,店员表示“出乎意料的方便”,“只要扫一扫门口的二维码,城管会上门,大概一个星期,就批下来了,比想象中顺利。”

原来,商家在网上提交申请后,城管会上门进行检查,对于符合标准,并且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的商家,一周内就会审批通过。

“周边夜市需求挺高,所以商家晚上会偷偷摆几张小桌子,跟我们‘打游击’,有时候还跟居民产生纠纷。”说起以前与商户的“拉锯战”,庄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机动分队分队长陆潆澄也倍感无奈,“于是我们‘量体裁衣’,在沿街商铺码中加入申报外摆功能。但放开不等于不管,每个月商户要上传两次自检照片,我们会随机抽查,只要抽查3次以上不符合标准,就会取消外摆资格。”

后厨透明,消费更放心

韩村路是奉浦街道的美食一条街,食客陈女士熟练地扫了一下门前的二维码,后厨里厨师颠勺、装盘的过程清晰地在手机上展现。“以前总担心后厨卫生,现在手机一点就能看到实时监控,我觉得放心了不少,而且不进店就能查阅,也避免了尴尬。”陈女士满意地放下手机走进店里。

在沿街商铺码中,“明厨亮灶”功能深受市民欢迎,也让店家以规范经营赢得顾客青睐。这家经营了25年的米线店,是首批接入“明厨亮灶”系统的商户。店长坦言,最初对安装摄像头有顾虑,“没想到,二维码上线后顾客投诉反而少了,营业额涨了两成,大家看我们后厨干净,就会选择我们。”

这个面向消费者的二维码还包含了诉求上报,市民可直接扫码上报占道、噪音等问题。西渡街道试运行3个月期间,高效办结20余件涉店诉求,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数字赋能,治理更智能

“下载这个表格模板,然后这里可以查询到下一步要做什么。”小王是一家零食店的店主,近期她盘下了隔壁的小店铺计划开一个美甲店,万万没想到,这一次开店比之前要便利许多。对于想要开店的店主来说,运用二维码中的开店指引,也让他们省去了许多冗余环节,仿佛进入了“绿色通道”。

“沿街商铺码推出以后,我们为沿街商铺的小微商户带去便利,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奉贤区城管执法局数字化建设负责人王徐帆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与区城运中心一同完成该服务的全区推广。同时我们将和其他管理部门一同探索更多的便民利商的服务场景,进一步提升街区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蔡倩雯)

责任编辑:倪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