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以“三个抓”为思路 深耕人才成长发展“沃土”
摘要: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奉贤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抓政策、抓项目、抓机制”为思路,让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努力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奉献奉贤的力量。
奉贤区人才政策“宣讲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人才政策大宣讲活动。
中国发展网讯 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奉贤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抓政策、抓项目、抓机制”为思路,让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努力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奉献奉贤的力量。
奉贤区第四届“滨海贤人”表彰大会。
抓政策,强化人才激励。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人才集聚,政策先行。一是政策供给“全面系统”。一方面,将自贸区新片区、张江科技园、五个新城以及全市面上人才政策进行系统梳理,逐一细化支持内容、申请条件、扶持力度等,充分释放人才政策叠加效应。另一方面,聚焦区域内人才重点关注领域以及重点行业人才发展,牵头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创业发展专项资金、知识产权资助奖励、人才安居、人才薪酬激励等“1+X”人才发展支持政策16项,并同步制定实施细则,打造“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政策大超市”。二是政策宣传“直达人才”。以人才视角、用人才听得懂的语言,将奉贤适用的各类人才政策编制成人才政策“一本通”“一图读懂”“微视频”等,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开展人才政策“三进三同步”,依托“一园区一驿站一专员”机制,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深入企业、深入园区、深入人才宣传解读政策,努力做到人才政策通达零距离、知晓零盲区、理解零障碍。截至目前,已开展“‘1+13+X’人才政策宣讲月”等人才政策宣讲活动67场次,惠及人才企业843家次、企业人才25328人次。三是政策落地“畅通无阻”。将人才政策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体系,推行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季报制度,确保政策“快落地”“早落地”,让人才政策真正地惠及人才。据统计,2022年累计推荐备案人才引进“重点机构”“重产业用人单位”等315家,指导36名企业人才享受新片区人才落户、优先购房等特殊政策;为3900余人次人才提供5000余万元的购房优惠、租房补贴、薪酬激励等政策扶持资金,人才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奉贤区产教融合培育基地授牌仪式。
抓项目,加快人才培养。人才在项目中发现、也在项目中成长。一是做优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一方面,组织人才积极申报市级以上人才计划(项目),2022年度入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项目)的人才24人,同比增长84.62%,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提质扩容。另一方面,整合优化“滨海贤人”系列人才选拔计划,将“滨海青年英才”纳入选拔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等项目的培养、扶持政策,评选第四届(2022)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等6类93名人才,切实助力高层次人才加速成长。二是做大行业人才培养项目。制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化、乡村振兴、高技能等区域重点行业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专项计划引领行业人才发展。如,区经委部门聚焦生物医药人才实施人才“优选”“优倍”“优待”计划,区人社部门聚焦高技能人才探索搭建“技术能手-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梯度培养模式,区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聚焦乡村人才振兴推出“科技小院”“乡创客会客厅”等育才载体,切实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做强青年人才培育项目。推出“凤归巢”青年学子成长成才项目,实施“奉信·奉贤·奉献”大学生暑期实践及“南上海城市管培生”等精品子项目,推行“梧桐树”专项资金、“筑巢安居”激励等支持政策,切实强化全链条、全周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为472名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举办“书记、局长面对面”“大学生奉贤行”等相关座谈交流、参观走访活动10余场,吸引上千名高校学子参与。
抓机制,增强人才活力。体制顺、机制活,才能人才聚、事业兴。一是探索柔性引才机制。研究制订《关于奉贤区柔性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团队)“聚英计划”实施意见》以及相关实施方案,把柔性引才与本土育才有机结合,切实达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的效果。2022年落地和意向引进项目85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近200个,已有85个高层次医疗个人及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有意向或落地下沉到社区、综合性医疗机构,带动区内一大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二是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开展“高校干部挂职(实践锻炼)计划”,聚焦紧缺专业,深化校地合作,促进校地干部人才交流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累计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本市9所高校引入15名奉贤当前发展亟需的专业型干部来奉挂职锻炼,促使高校专业型干部与区内干部人才队伍互通、互融、互补。三是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出台《奉贤区促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奉贤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指引》,打造全市首家“产教融合”信息平台,设立产教融合(产学研)联盟,授牌12家“产教融合培育基地”,支持高校、企业合作,推动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更多“高精尖缺”人才。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