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描绘城市安居“新图景”
摘要:近年来,奉贤区锚定“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总体要求和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扎实推进职住平衡,致力于用优质的住房空间,积极打造新时代宜业乐居之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织密住房保障网,托起百姓安居梦。
中国发展网讯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住房是人生命中的重要场所,倾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贤区的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奉贤把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近年来,奉贤区锚定“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总体要求和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扎实推进职住平衡,致力于用优质的住房空间,积极打造新时代宜业乐居之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织密住房保障网,托起百姓安居梦。
职住平衡是打造繁荣都市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应对突发状况的需要。职住平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撑。近些年,奉贤区突出住房民生属性,深化公租房、廉租房、共有产权保障房以及动迁安置房建设供应,夯实住房保障“四位一体”托底作用,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精细化多层次供给的住房服务体系,让住房建设的“精彩一笔”,绘就奉贤新城的“华彩一章”。
助力奋斗者实现安居梦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时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近年来,奉贤区贯彻落实“三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力推动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面向一线劳动者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筑牢住房民生保障底线,为一流人才汇聚和实现价值创造更好的安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位于北金汇路499弄的煜丰苑,作为奉贤新城首个保租房社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齐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纷至沓来。目前共有1200套房源,面积从42平方米到97平方米不等,包含一室、两室、三室共七种房型。内部装修配套也一应俱全,可拎包即可入住。
2021年,中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奉贤区以公租房、保租房、市场化租赁住房清单为底板,筹措各类人才安居房源。
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奉贤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才以及一线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针对部分人群“租房难”“住的远”“住的贵”等困难,奉贤区综合运用集中新建、非居住存量房改建、商品房配建多种途径,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各类人才的安居宜居问题,彰显奉贤的温度和包容。
紧邻轨道交通5号线奉浦大道站,另一个独立保租房社区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社区紧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在建项目,又靠近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待项目建成后,预计提供1308套房源,为周边的企业人才、医护人员缓解居住难题。
奉贤区还规范开展共有产权保障房阶段性申请受理,逐户建立申请人档案,满足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刚需。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累计筹措区属共有产权保障住房6.37万平方米、859套,已售5.22万平方米、693套。
为一线工作者“筑好巢”
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力度,加快构建“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奉贤区也坚持租购并举,从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城市建设者等不同人群出发,持续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不断加大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供应力度,满足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各类群体的多元化、高品质住房需求。
奉贤区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重点向建筑施工及环卫、绿化、快递、护理等行业一线职工定向供应租赁住房和床位,努力让广大城市一线劳动者感受到家的温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在城市中追逐梦想。
2024年6月开工建设新城内第一个非居改建保租房项目沈家花园青年人才公寓。将乐活青年社区等地段优、配套设施完善的单位租赁房纳入保租房管理,促进产业园区发展。打造一批“贤来客栈”,为来奉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1—7天免费优质的居住服务。
为方便各类群体选好房,奉贤区利用高校毕业季、租赁旺季、保租房集中上市供应等时间节点,开展保租房宣传推介会,实地对接医院、高校、企业、园区等,为保租房项目单位和租赁群体搭建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入住保租房,推进保租房房源多元化精准供应。
奉贤正在用优质的设施和服务,提升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新市民陆续住进保租房中,实现“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的愿望。
让不同群体触摸到城市温度
随着奉贤新城建设深入推进,来奉人员数量持续增加,要吸引不同群体入驻,除了要解决好住房问题,还要努力营造优良的配套和温馨的环境,加强住房管理,增强住户们的获得感。
2024年,奉贤区首个非居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雅特兰汇智公寓启用,该项目位于奉贤区交通枢纽东端,不仅是由市、区批准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还列入奉贤区高级人才公寓。
近年来,奉贤区在公租房、保租房社区开展“行走的健康吧”、节日庆典、消防演练、青年联谊等各类社区活动,全面优化人才生活服务。同时,奉贤区不断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制定非居改建保租房的实施细则,明确低效存量商办楼宇、工业厂房改建实施流程和路径,落实税收减免和民用水电优惠政策。制定保障性住房供后管理专项行动方案,夯实保障房使用管理,落实保障房项目全覆盖巡查管理制度。
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如何把房子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是推动住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奉贤的更新和发展,不仅仅是城市面积的扩大,更是城市品质和价值的提升。从2017年开始,奉贤新城成为奉贤区商品住房建设的主要供应地,通过建立以新城价值和品质为核心的商品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形成了新城核心区、新城覆盖区、周边辐射区的三级商品房价格梯度。
奉贤区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从人性化、合理化、舒适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打造一系列具有集中度和显示度的优质商品房项目,提高居住体验,通过加强住房保障、推动住房市场健康发展,助力百姓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作出贡献。
勾勒舒适美观的多功能住区
当前,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已从总量短缺进入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对住宅的要求从“有没有”开始转向“好不好”。住宅建设已进入新的方位和起点,就必须全面提升住宅品质与综合性能,推进好质量、好环境、好服务的住宅建设,建设高品质住宅。近年来,一批商品房项目相继落成,如中建御璟园、奉发名邸、中铁逸景苑、保利和风澜苑、龙湖未来广场等高品质楼盘,提高了奉贤的商品住房人居品质。
高品质住宅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好房子”,必须要破解住宅质量通病难题,从“建设美好生活”的出发点去打磨,从细节处着手,从产品标准打造、品控体系建设、技术创新、精细施工、科技赋能、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突破,实现安全耐久、绿色低碳、健康舒适等特性和价值,为房屋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充分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要求。
住宅是城市中最为量大面广的建筑,如同璀璨群星般点缀在浩瀚夜空中,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就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中建御璟园项目以“鱼跃九宫”设计理念打造“为上海之鱼定制的生态、宜居新时代人居环境标杆”,从社区到户内定制国际化健康生活体系。奉发名邸配置儿童游乐园、林下空间等多主题场景活动空间,同时专设游艇型会客厅,市民可在内散步、嬉戏、闲谈、阅读……与好友亲邻共度幸福时光。保利·明玥宸光打造了艺术会客厅、儿童乐园、阳光草坪、林下步道等全龄活动中心,创造多彩的休闲运动平台。
由建筑围合出来的多样化城市公共空间序列,让人们既可以拥抱自然,又能享受城市的便利舒适。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奉贤还在优化软件服务,真正让居民在社区就能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提升社区的舒适度和居民的归属感。
提升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水平
按照各项指标,对住宅小区、物业企业、街镇(开发区)形成季度测评,每季度评价“晒榜”,向社会公示。2024年,奉贤区发布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红黑榜”,这份“成绩单”让市民对小区整体水平一目了然,同时也让小区物业看到自身差距和不足,营造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积极氛围,谱写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评价指标包括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秩序维护、卫生绿化、公共部位及设施设备管理维护、安全运行管理、市民诉求回应等,依托“红黑榜”这一考核机制,全区范围内小区物业化压力为动力,对照规则和标准,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创造高品质服务能级,推行物业服务“质价相符”,进一步增强服务居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小区“颜值”节节提升的同时,“内涵”也要不断跟上,这些就要居委、业委、物业和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精准发力,以“绣花”功夫提升精细治理水平,提升群众获得感。物业服务“红黑榜”就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奉贤区在住宅小区开展新时代“宜居社区·美好家园”建设活动,聚焦综合治理、空间环境、居住安全、物业服务、公共文化“五大模块”,以示范引领助力打造新时代奉贤“美好家园”。按照《奉贤区住宅小区促进物业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试行“质价相符”“菜单式”物业服务等级标准,推动全区62个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选定或调整。
奉贤区推动物业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完善行业督查和企业自查制度,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的“管执联动”,对房屋信息进行采集、梳理,打造住房管理基础数据库,持续推进“智慧物业”平台建设应用,上半年共受理各类市民热线案件5807件,案件承办处置效能明显提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探索解放社区“大物业统管”新模式,推动老旧小区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跑道,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小区高效治理。
以打造“贤城红管家”物业党建品牌为契机,在“党建+物业”上破题,积极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组建红色物业工作室和红色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物业服务周”活动,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帮千家暖万心”结对活动,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城市服务、社区治理的新路径,赢得了业户的认可度、满意度。
针对居民关注的电动车充电、汛期积水等问题,在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新增充电场所、充电口。配合市场监管局对投入使用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完成更新改造。在江海四区试点推行首个智能化停车感应系统,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停车管理服务模式。对小区实施积水点改造,新增强排设施,有效缓解汛期小区积水问题。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奉贤区逐步建立以凸显奉贤价值与品质的商品住房价格体系,严格执行好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强商品住房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全区房地产市场情况,做好商品住房市场评估分析和趋势预判,聚焦新城建设、人才安居、刚需群体、合理把握上市节奏,做到新建商品住房供应“量价齐稳”,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如今,地产市场在由数量驱动向品质驱动转变。近年来,引入大型优质房企,聚焦国有企业、民营上市企业和房地产行业百强企业来奉投资,建设具有集中度、显示度的地标住房项目,打造类型全、能级高的公共服务设施集群,切实提高项目人居品质。
奉贤区健全商品住房价格备案机制,指导开发企业进行合理定价,逐步形成以奉贤新城核心区、奉贤新城区域、周边区域的商品住房价格梯度,加快区内各板块商品住房项目的去化速度。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防控,加强商品住房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全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建立完善月度分析监测及动态管理监测体系,做好商品住房市场评估分析和趋势预判。
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加强对项目预售资金监管的指导,压实主体责任,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信访投诉案件中的集中性、反复性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
同时,加强住房租赁企业管理,做好住房租赁企业机构备案工作,对未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的企业抄告城管部门,由城管部门采取责令限期改正、处罚等措施。指导住房租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加强住房租赁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通过正规渠道、正规企业租赁住房,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共筑宜居乐居新家园
拥抱“美丽家园”,除了新建小区之外,改造更新也能创造美妙的“涅槃归来”。城市建设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城市更新改造,就是补齐城市短板的过程,在保持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融入现代元素,塑造一个个充满朝气、安全舒适的社区,告别局促与陈旧、不便与隐患,让群众真真切切看到新变化、感受新气象、得到新实惠,打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奉贤区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点区域改造与建设项目,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还是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征收安置房建设,奉贤都在帮助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在做好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民意工程和民心工程过程中,书写着壮丽的民生答卷。
唤醒老旧小区生命力
位于奉贤区国顺路218号的奉浦苑,建于1998年,是奉贤区奉浦街道一个早期商品房住宅小区,绿化率达50%。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房屋出现了屋顶墙体漏水霉变、墙体开裂脱落等问题。奉贤区将该小区列入2022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计划,并于当年12月2火热开工,150天后,小区实现华丽蜕变,外貌、景观、设施焕然一新,居民们都对自己的美丽家园赞不绝口。
老旧小区改造要在更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方面下功夫。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注重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也要考虑根据实际条件打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是将存量房有效发挥功能的重要内容,奉贤区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在老旧小区,探索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融合现代元素,在改造特色化、治理智能化、物业专业化等方面下功夫,使社区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进一步推动实现人民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飞跃。
实施改造中注重“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覆盖征询居民意见建议,将各街镇房修的立项批复、设计招标工作和前期报建手续等予以公示。尊重居民意愿,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过程中请居民监督,改造后问效于民,探索建立“统筹引领、上下结合”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引导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谋划、建设、验收和改后全过程管理工作,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让这些小区从“老破小”到“香饽饽”。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房屋和环境的翻新,更是在基层推进的一项社会治理工程。奉贤区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有助于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奉浦苑以房屋修缮民生工程为契机,打造了居民参与式社区博物馆,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己珍藏的老物件、书画作品等进行陈列,体现了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实现治理“软件”的同步升级,让社区始终葆有生机活力。
奏响城中村改造“蝶变曲”
肖塘地区历史悠久,但随着岁月更迭、时代变迁,成了基础设施老旧、街巷狭窄交通拥堵、房屋建设混乱的“头疼区”。作为上海市首批十一个城中村改造试点之一,肖塘“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改造面积761亩,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标准,通过近10年的“翻新”,肖塘地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亮出了奉贤新城北门户的“新名片”。
城中村犹如“都市里的村庄”,兼具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城中村改造,包括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优化土地资源,它能够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也是城市更新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改造既面临整治难、拆迁难、安置难等困难,又面临改造任务重、建设周期长等挑战。
近年来,奉贤区加强政策研究,加快改造步伐,有力有序纵深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奉浦街道的肖塘“城中村”改造项目于2015年启动,面积共761亩,涉及996户居民、158户企业。按照国有土地上产权房(商品房)、不完全产权房(集资房)、集体土地农民自建房、非居住房屋等不同类型,出台相应动迁补偿安置方案。高标准完成2578套安置房建设,合计面积约25万平方米,目前已交付1967套,动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同时优化交通教育等资源,完成吴塘路等4条规划道路建设并实现通车,完成肖塘小学新校区、秦塘幼儿园建设并交付使用。
塑造温暖舒适新家园
“周边的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一应俱全,交通也很便利。”从市区搬到“郊区”,王先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在奉贤,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舒适。在上海中心城区外围,一个个大型居住社区拔地而起,大居奉贤南桥基地也成为居民们的新家园。
大居承担着中心城区居住人口逐步向郊区转移的重要任务。经过10多年建设,一栋栋高楼大厦林立,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63个公建设施相继投运,便民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超过7万名居民在这里安家。
奉贤大居总用地14493亩,约10平方公里,占奉贤新城总面积近15%。基地内规划住宅项目地块88幅、规划建筑面积约678万平方米,包括市属保障房、区属农民动迁安置房、普通商品房等。目前大居奉贤南桥基地已成立18个居委、3个筹备组(居委),各类社会事务机构为金汇、青村两镇分管。近年来,随着大居人口不断导入,社会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提升。
大居目前有19条公交线路在大居停靠,大居规划的43条(74段)市政道路已完成45段,基本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目前大居范围内现有4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中学均已投入使用,共有学生约6000人,基本能够满足区域内学龄儿童教育需求。金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牙皮防所等升级亮相,区第二福利院、金汇镇福利院、贤苑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养老设施和老年助餐点已启用,有效满足老年居民的日常需求。
征收安置房建设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2023年,随着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区动迁安置房已竣工项目86个,面积达到781.59万平方米,涉及住宅套数7.5万套,其中大型居住社区面积达到148万平方米,涉及住宅套数1.4万套。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奉贤区将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朝着“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梦想阔步前进,打造住房建设的奉贤新城样板,让人民群众在这座未来之城更有获得感、归属感。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