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综合新闻 正文

第二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在上海奉贤举行

2024-11-01 11:26 中国发展网

摘要:10月31日,第二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在奉贤新城的生态中心——上海之鱼举行。

中国发展网讯  陆婷婷 记者鲍筱兰  10月31日,第二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在奉贤新城的生态中心——上海之鱼举行。本届大会为期两天,以“科学问题、科学认知、科学决策”为主题,旨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学科深度融合和发展,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气象局、生态环境部等250余家单位关心和从事气候变化研究的5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前沿科学问题。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陈德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等出席会议。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主持开幕式。

秦大河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科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希望参会代表未来能够进一步关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深入研究气候变化的机制和原因。同时,要进一步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模型与气候变化研究结合起来,集思广益、攻坚克难,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征程贡献科技力量。

毕宝贵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一直致力于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下一步,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业务发展,加强各方合作,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提供更优质的气候服务。希望与会人员在大会期间充分交流、共享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贡献智慧,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集聚科学力量。

尚玉英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落实国家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为重要抓手,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韧性与安全、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超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模式,与国内外城市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王益群在致辞中表示,奉贤将以本次气候变化科学大会为契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持续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奉贤也将积极落实本次大会成果,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探索更多奉贤实践、贡献更多奉贤力量。

据悉,本次大会共设置了15个分会主题,包括极端气候事件、冰冻圈可持续发展、海洋、新型能源体系安全、人工智能、全球气候治理、能源环境政策、适应技术创新、气候变化与健康、气候风险管理、能源模型论坛、园区碳能管理等气候变化科学面临的新挑战。

在特邀报告环节,张人禾、陈德亮、潘家华,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德斌分别作题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科学需求”“重大火山喷发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影响”“转轨脱离化石燃料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和“亚洲水塔变化和水政治影响”的报告,为参会者提供多维度、深层次的知识盛宴。

会议还设置了圆桌论坛,由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翟盘茂主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童世庐、亚太台风研究中心陈仲良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分别就“如何减缓冰川消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和应对”“城市和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以及“多模型比较在气候决策中的思考”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副区长田哲分享了奉贤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奉贤在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次大会把奉贤适应气候变化的优秀案例作为调研对象,如奉贤秉承“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建设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鼓励开展绿色、清洁、低碳等示范引领行动;“数字江海”绿色低碳试点区是住建部与上海市合作的国内第一批绿色低碳试点区,导入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数字化创新理念,将其建为“云端一座城、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着力推动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应用,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本届大会由上海市气象局、奉贤区人民政府、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出版社和“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作为科学指导单位。大会同时得到了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的支持。

责任编辑:倪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