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综合新闻 正文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奉贤区以林长制赋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树立林长制公示牌271块

2024-12-13 15:34 中国发展网

摘要:初冬时节,放眼古华大地,红叶层林尽染,绿叶生机盎然,城在林中央,林在城中立,以林长制赋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中国发展网讯 任芮萱 记者鲍筱兰报道 初冬时节,放眼古华大地,红叶层林尽染,绿叶生机盎然,城在林中央,林在城中立,以林长制赋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奉贤区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坚守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培育与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承担起“守林”重任,持续优化“管林”机制,奋力推动“奉贤美、奉贤强”的生态高质量发展。

守林护林,全面夯实林长制责任

区双总林长连续3年开年即召开全区林长制工作会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令》等区林长令4次,开展林长巡林督导和街镇约谈,强化部门协同协调,有力推动林长制各项工作深入实施。同时,健全林长制管理体系,建立区、镇两级联络体系,完成12个街镇标准化林长创建申报,树立林长制公示牌271块,有效推进林长制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夯实林长制工作基础。

充分发挥各单位职能优势,形成林长制运行合力,区人大将创森工作纳入对相关单位监督的重点任务;区政协成立“奉贤区关注森林组委会”,积极发挥建言资政作用,有效推动难点问题解决;区绿容局与国家林草局华东院签署林绿合作框架协议,与区检察院签订“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高位推动奉贤林绿事业发展,加强生态资源保护。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森林资源保护,招募“民间林长”110人共同参与自然资源日常巡查管理工作,形成奉贤林绿质量监管合力。

增绿兴林,全面推动森林城市创建

奉贤区不断优化城乡空间格局,促进蓝绿空间品质提升,因地制宜开展城市公园、乡村公园、道路绿化、水岸绿化建设,不断满足市民对更高品质生态供给的需求。2024年,新建各类绿地100.48公顷,立体绿化1.97公顷,绿道26公里,完成新造林1900亩,全区各类公园达221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8平方米,公园开放共享率达98%,位居全市前列。奉贤新城绿环作为五个新城绿环中唯一通江达海的绿环,通过打通新城内外生态网络联系,更大幅度提升周边居民的出行舒适度和幸福感。

充分利用“沪林通”开展林长制巡查,数字赋能提升林长制工作效率,启动林权制度改革,摸清林地权属、流转期限等资源家底,努力盘活现有公益林资源,推进奉贤林业长期稳定发展。持续加强“林下有体”“林下有文”等功能开发,推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今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奉贤分会场活动,推动“森林+科普、文化、休闲”等多元发展,提升生态空间可达性,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

聚焦特色,共建共享森林城市

为突破造林瓶颈,提升林木覆盖率30%,奉贤区立足乡村自然特色提出开展“一村万树”创新行动,通过政府买单、部门配送的形式,免费送果苗、送肥料、送服务,在乡村宅前屋后推广栽植村民喜爱的本土优势果树,见缝插绿推动全民植树造林,有效提升森林城市创建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和乡村风貌改善。2023年共向全区154个自然村配送果树苗木54万株,折合新增林木覆盖面积约10800亩,发放种植补贴1645.46万元,全区7.79万户农民受益。2024年,32万株苗木完成配送种植。

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宣传,营造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今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睦邻花园”等绿化美化活动,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氛围;成功举办第4届上海(国际)花展奉贤会场,开设“夏日奇妙游”等生态科普教育展览和讲座,积极开展森林创建评选,完成34家“森林人家”“森林社区”“森林单位”创建,吴房村等14个乡村成功创建首批上海市森林乡村,获评数量居全市第一。

责任编辑:倪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