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综合新闻 正文

以“头雁之姿”破浪领航!“振奋精神 向新图强”系列评论文章读后感

2025-04-15 17:58 中国发展网

摘要:时代命题已至,今日之奉贤,需要领导干部既做运筹帷幄的执棋者,更当躬身入局的燃灯者,以“头雁之姿”破浪领航,让思想“破冰”,让能力“破茧”,用行动“破题”。在深入学习“振奋精神、向新图强”系列评论文章后,奉贤领导干部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奋进力量?

中国发展网讯 贤城新局呼唤担当,时代答卷需以领航之智书写。奉贤区融媒体中心各平台近期刊登了“振奋精神、向新图强”系列评论文章,剖析当前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全区上下引起热烈反响,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时代命题已至,今日之奉贤,需要领导干部既做运筹帷幄的执棋者,更当躬身入局的燃灯者,以“头雁之姿”破浪领航,让思想“破冰”,让能力“破茧”,用行动“破题”。在深入学习“振奋精神、向新图强”系列评论文章后,奉贤领导干部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奋进力量?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的破题之策与奋进之声。

实干争先转作风,砺行致远开新篇

奉城镇党委书记 韩冬梅

通过研读“振奋精神、向新图强”系列文章,深感系列评论直击当前发展痛点,既是警醒之钟,更是奋进之号。这六篇文章,如同六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思想解放之门;如同六面明镜,照出了我们工作中的短板不足;更如同六声战鼓,擂响了新时代奋进的强音。作为一名街镇干部,我深感这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工作的对标,让我在直面问题中,更加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破解难题中更加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奉城本就是一座英雄之城,历经抗倭的浴火淬炼。奉城也是一座红色之城,奉贤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在这里诞生。红色精神和文化基因是这座城市最自豪的底色。奉城更是一座希望之城,自贸区新片区给奉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何破解“小成即满”的思想藩篱》就是要跳出乡镇视野,避免“坐井观天”的认知局限。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新片区产城融合定位,推动奉城卫生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等新城区开发建设,加快风貌保护等老城厢区域升级,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主动对接新片区和张江药谷,锚定S3科创走廊,形成奉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依托“洪客厅”“听海望月”等乡村会客厅,走好文、旅、商、体、展、农一体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何革除“和尚撞钟”的消极作风》一文深刻指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大部分根子上还是干部作风问题,我们要用人民期盼“透视”,着力破除干部的思想壁垒,革除“和尚撞钟”的消极作风,彰显敢于担当、勇于争先、善于突破的干部精气神。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不断完善《规范权力运行负面清单》,杜绝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切实转变作风,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如何保持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中,老一辈建设者“肩挑手扛挖运河”的事迹催人奋进。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做表率,实施揭榜挂帅制度,班子成员每人认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和重难点项目,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我们将在抢抓南枫线、沪乍杭铁路等大交通机遇,以及破解城中村改造等难点工作中,秉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敢于啃难啃的“硬骨头”、敢于解难解的“挠头事”,保持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奉城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赶考状态”谋发展,以“奋斗姿态”破难题,把文章中的“金点子”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实招数”,奋力谱写奉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柘”立潮头再扬帆,一路向前启新篇

柘林镇党委书记 吴强

研读了“振奋精神、向新图强”系列评论文章,深感触动。系列评论的每一问都一针见血切中了要害,将我们所存在的问题抽丝剥茧,并精准探寻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绝非仅是对现状的冷峻审视,更是激昂奋进的冲锋号角。作为一名基层镇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定将带领全镇上下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奔赴奉贤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勇立潮头,激发“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回顾历史,当前面临形势多变、政策调整、经济波动的风险和挑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经的历程,更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精神磨砺、意志考验和能力提升的一次契机。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将坚定信心,始终紧盯“满分”目标,紧抓新片区、奉贤新城、沪乍杭铁路、“三区两镇”联动等建设和发展机遇,以更高起点谋划产业,锚定数智新装备、通用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赛道,营造技术、数据、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的优势,厚植产业生态的“强磁场”。 

积极作为,砥砺“开拓进取、守正创新”的锐气。“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倘若一味因循守旧,势必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逐步淘汰。当前柘林镇率先打造嵌入式轻量级宅基养老点“椿萱庭”,既满足农村老人“家门口”养老需求,又为乡村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成为农村宅基养老的新模式。此外,我们还将开展乡村振兴“揭榜挂帅”行动,鼓励各村因地制宜探寻契合自身实际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培育好一批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实干笃行,弘扬“奋勇争先、担当作为”的作风。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只要将“想为”的自觉、“敢为”的担当、“善为”的能力付诸于实践,就一定能从容应对一切风险和挑战。为此,柘林镇将进一步以“强党性、严纪律、抓落实、提效能”为主线,贯穿于队伍建设和业务推进的全过程。牢固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只有“‘有为’才能‘有位’”。科学合理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村、居、经济园区、集体企业五类绩效考核评估办法,用实绩来证明、让数据来说话。

“奋楫扬帆风正劲,凝心聚力志如磐。”唯有以无畏的勇气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才能为发展开拓出一片海阔天空;唯有以敢为人先的勇毅跨越艰难险阻,才能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稳扎稳打、破浪前行。我们定将从系列评论中汲取奋进力量,发扬“一路向前”的柘林精神,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奋力走好“奉贤美、奉贤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贡献柘林力量。

以“六干”回应“六问”,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奉浦样板

奉浦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李晓芬   

暮色漫过浦南运河,晚风卷起韩村路小吃街的烟火,米线的热气与咖啡的醇香在空中交织,钻进外卖小哥疾驰的车筐。当最后一缕夕阳抚过肖塘老街的街头巷尾,奉浦大厦的霓虹次第亮起。手捧着“振奋精神、向新图强”系列文章,我仿佛触摸到贤城跳动的脉搏。老一辈建设者用扁担挑出的滩涂新城,如今正以欣欣向荣的崭新模样,回应着时代的叩问——思想藩篱如何破解?消极作风如何革除?认知茧房如何突破?路径依赖如何避免?“城长烦恼”如何破解?创业精神如何保持?这系列评论,是区委掷地有声的考卷,更是贤城人躬身自省的明镜。

产城融合是奉浦的底色,实干是奉浦人的标签。我们当以“创先争优干”“服务群众干”“迎难而上干”“忠诚主动干”“团结协作干”“廉洁务实干”的奉浦“六干”为实践路径,在自我革命中破解治理密码,在实干担当中书写民生答卷。

以“谋事”的格局破题,争一流,攀高峰。《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谋事之要,首在格局。要锚定“人民城市”目标,主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持续擦亮“双美试验”“数智全家统”等标杆项目。要在全领域覆盖式开展“未诉先办”自查自纠,推动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要力破“挑着干”作风,以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倒逼思维破冰,推动干部跳出“经验依赖”。

以“干事”的担当攻坚,聚合力,见行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干事之核,重在担当。要办好群众“心尖事”,紧盯信访、12345市民热线等“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带着方案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实施物业投诉“削峰斩尾强基”行动,破解小区治理痛点。要啃下发展“硬骨头”,深化“难事快办”攻坚体系,对于高频共性问题积极寻找制度性解决办法,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提升。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新路径,强化组织协同、机制耦合、技术共享、力量融合,将党建势能转化为破解“三跨”问题和助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以“成事”的韧劲扎根,筑根基,保长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事之基,贵在长效。要拧紧责任链条,建立批示件“红黄蓝”三色督办机制,用“督查亮进度”“通报晒成绩”的动态管理强化执行。要用数字说话,在建成街道“数字孪生城市”的基础上,搭建“空天地一体化”PDCA指挥平台,以流程再造促进治理效能提高。要筑牢勤廉防线,发挥各类监督作用,完善街道“小微权力”清单,对“讲过等于做过”的虚浮作风约谈问责,对“躺平式”干部实行“回炉重塑”,让奉浦成为“能者上、庸者下”的赛马场。

一座城的革新,不仅需要攀登高峰的魄力,更需守护屋檐下的烟火;不仅追求数字提升的刻度,更在乎人心恒久的温度。在奉浦的实践中,系列评论是照见短板的明镜,“六干”是破茧成蝶的手术刀,以“六干”回应系列评论,即是将“问题导向”转化为“行动坐标”,把“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我们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新的起点,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拼出一条新路子,贡献新城发展的“奉浦答卷”。

让城市充满青春力量

奉贤团区委书记 王滢涛

在深入学习“振奋精神、向新图强”系列文章后,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工作上绝不能“小成即满”,要以“比学赶超”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性。未来,团区委将重点聚焦以下三个领域。

首先,要深化调查研究工作。团干部需秉持青春的朝气、锐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全心投入、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积极主动与青年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青年的需求和期望,关心他们的冷暖、缓解他们的焦虑、解决他们的痛点,进一步增强与青年的感情联系,使青年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

其次,要直面青年需求。通过调研,团区委发现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亟待改善和推动。为此,团区委主动构建了线上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与实习岗位的有效对接,提供从实习实践到就业创业的全流程服务,让大学生能够享受到全面、贴心的服务。正如王书记所强调的,“既要渴求人才,也要精心培养”。

第三,要直击青年痛点。面对部分青年因生活单调、工作压力而逐渐在“内卷”中降低生命活力的现象,团区委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振青年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针对青年需求,开展了“可言读书会”“青年讲堂”“青年下午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小学生,创新推出了“队队营”活动,组织参观访问全市各大院所;针对中学生,创立了“科创营”系列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针对市民,开设了“诗歌角”开放麦活动,唤起他们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同时,针对单身青年,也即将启动“追风营”项目,促进单身男女间的交流互动。只有青年充满活力,这座城市才能更加生机勃勃。

团区委将不懈努力,积极进取,振奋精神,引导青年逐步走出家门,走出舒适区,在参与各项活动中激发活力、焕发生机,与奉贤一同成长。

(陆思婕 陈嘉安 傅潇瑶 龚志斌 蔡倩雯 洪斐凡 石浩南 王忆扬)

责任编辑:倪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