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无界限 治理有温度
——庄行镇突破空间藩篱巧解治理难题,构建营商新生态
摘要:庄行镇以“服务无界”突破空间藩篱,将企业服务会客厅嵌入市区;以“治理有温度”深耕街巷细胞单元,通过“多格合一”巧解街区“烟火气”与“宜居度”的治理难题,更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蜕变为治理力量,构建起“服务-治理-共生”的营商新生态。
中国发展网讯 何熠 记者鲍筱兰报道 庄行镇以“服务无界”突破空间藩篱,将企业服务会客厅嵌入市区;以“治理有温度”深耕街巷细胞单元,通过“多格合一”巧解街区“烟火气”与“宜居度”的治理难题,更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蜕变为治理力量,构建起“服务-治理-共生”的营商新生态。
全生命周期服务突破跨区局限
为解决市区商务楼宇企业服务链不全面、响应不及时的问题,庄行镇在徐汇万科中心打造“奉贤庄行企业服务会客厅”,构建“前哨式”招商服务枢纽。会客厅集成15大功能板块,覆盖工商代办、上市辅导、融资贷款等企业全周期需求,委托区级产业集聚中心“无微不至招商平台”专业化运营,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强化企业孵化能力。除提供优质服务外,会客厅作为推介庄行资源、展示庄行形象的一个对接窗口,还承担着对庄行的厂房资源、土地资源、楼宇资源、三园一总部资源等优质产业资源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的责任。另外,庄行镇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推出“庄行产业云平台”小程序。该平台汇集全域产业资源信息,着力打破信息壁垒、简化交易流程,实现资源高效互通共享,为精准招商、现代化产业资源对接和企业在庄行投资提供有力数字支撑,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特色农文旅资源赋能产业发展
庄行镇绿化、公园、田园、田野面积近43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的61%,坐拥黄浦江5公里岸线和1800亩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立足自然生态禀赋和文旅资源,已打造“四季节庆”文旅品牌。“文旅搭台,经济唱戏”,庄行镇在每年四季节庆活动期间都会邀请企业家们深度参与,向每位企业家展示庄行魅力和投资潜力。另外,庄行镇还拥有全市乃至全国第一个“潮流音乐小镇”,薛之谦、刀郎、凤凰传奇等知名艺人工作室入驻其中,庄行镇还在规划建设上海市首个大型户外音乐演出场地——“奉贤·滨江户外草坪音乐空间”项目,建成后该音乐文化新地标将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新潮的消费选择,为奉贤区的营商环境增添活力。
“多格合一”激活街区新动能
曾经,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门前和贤明路区域聚集了大批流动摊贩。周边居民投诉不断,“要烟火气,更要规范”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居民、商户的呼声,庄行镇创新“多格合一”数字治理范式,规范管理贤明路街区并搭建“景源星光市集”,将流动摊贩导入其中,形成“日+夜”经济生态圈。
庄行镇利用现有的网格化治理基础,建立协商共治机制,由网格临时党支部牵头,居委、物业、城建学院及各职能部门共同商讨工作方向、重点任务以及难点症结。成立“城”心“澄”意城管执法高校工作室,形成“镇+网格+高校”的联动模式,推动共建共治,收集800份学生问卷、150户居民意见,推出《商铺门前三包自治公约》。如今,该街区关于外摆事项的12345市民热线量同比下降76%,商户合规经营率达到100%,“公约自治+监督共治”长效治理机制日趋形成。同时,应城建学院青年学生建议,庄行镇将与校方合作打造“景源星光市集”专属“青春创客”摊位,举办“星光舞台”展演等,打造全时段消费体验新典范。
多措并举护航特色街区营商环境
为解决贤明路商户对于外摆的强烈需求,庄行镇与区城管部门合作,将贤明路作为外摆“线上申报”试点街区。商户只需扫描“城市码”申请外摆,48小时内完成初审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将上门“一对一”对商户进行指导,划定外摆红线。同时由AI实时监测占道、垃圾堆放行为,主动提醒商户整改,突破“事后执法”的传统监管模式,以科技赋能实现“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的高效监管。
同步落地的开店“一件事”试点聚焦餐饮业态痛点:针对庄行老街、景区等特殊区域审批多头和古镇有机更新难题,庄行古镇城市有机更新指挥部牵头制定《庄行古镇范围内经营户管理办法》,写明古镇范围内经营户的权利、义务和开店经营流程,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职能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让资料多跑,群众少跑。
“百米暖‘新’服务圈”凝聚治理新力量
庄行镇一新街是区域内集游、购、娱、住一体的中心路段,汇聚了众多优质商户,对快递、外卖的需求旺盛。为解决穿梭其中的骑手群体休息、停车、充电、用餐等问题,庄行镇依托全新打造的庄行居委“骑乐融融”驿站,构建服务矩阵。驿站内提供免费茶水、临时休息、应急药箱、手机充电、阅读学习等多元服务。同时,开辟“小哥专属车位”,打造“花米小哥食堂”等,有效缓解了骑手们停车、错峰就餐、同行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依托服务圈阵地,庄行镇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加入“四大员”队伍,号召骑手担任网格信息员、文明宣传员、爱心接力员和应急辅助员,定期召开“新・朋友议事会”,营造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的良好氛围。利用“安‘新’护照”小程序和微信群,骑手“随手拍”上报环境问题可兑积分奖励,形成“发现—上报—处理—反馈—奖励”闭环管理,让新就业群体成为治理力量。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