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奉贤南桥建起村级“四史”学堂
摘要:编绘“四史红馆”阵地路线图、开展“寻红溯源——四史红色地图学习打卡活动”,今年“七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发布了红色阵地地图,掀起了“四史”全民学习热潮,而作为乡村振兴主阵地的南庄路沿线同时被红色点亮。
编绘“四史红馆”阵地路线图、开展“寻红溯源——四史红色地图学习打卡活动”,今年“七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发布了红色阵地地图,掀起了“四史”全民学习热潮,而作为乡村振兴主阵地的南庄路沿线同时被红色点亮。
村庄里的“四史”学堂
连日来,南桥镇党委把开展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南桥实际,推出“学、溯、思、续”深化“四史”学习四件套,主动跨前一步,整体协同推进。
党员干部带头学、市民群众精准学、学习强国”时时学,在掀起“四史”全民学习热潮的同时,南桥镇资源整合,铺开一条“四史”全民溯源路线。梳理整合区域内红色资源,用好、用活、用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其充分转化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打造了一间间“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在光明村,以党史为底蕴,融合村史文化,打造“红色印记·光明之路”党建主题广场,探索现场教学模式,讲述新农村建设中的奋斗故事,激励新一代光明人传承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光明精神。
在杨王村,作为奉贤区“好家风好家训”培育工作的发源地,通过建立家风家训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为推动新农村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家训带家风、以家风树村风、以村风扬民风,共同为营造乡风文明而努力。
在六墩村,曾经是外来人口大量聚集、违章搭建遍布的地方,经过“三块地”改革试点,建起了以党史党建为主题的红叶公园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尚贤苑,不仅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更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景观氛围,打造了南桥镇乡村振兴“三园一总部”中的一公园一总部。
在沈陆村,在奉贤区第一位革命烈士沈志昂的故居边上打造了体验式红色基地“忆红居”,不仅有介绍沈志昂家书和奉贤本土革命烈士事迹的展示馆,还有竹林党史课堂和迷你长征路等体验内容。
在江海村的良渚园内,市民可以下地体验种植的乐趣,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和上海的“小岗村”第一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开放史。另外还有曙光村的“学堂浜”、吴塘村的南上海牡丹园,南桥各村结合“四史”,挖掘人文底蕴,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内涵和载体。
以“四史”串起乡村振兴文脉
以“四史”教育为契机,南桥镇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活力被激发。在推进过程中,不仅改变基层干部的作风,更制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服务群众的新制度。
最近,光明村在原先“沉浸式”办公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流动驿站,将村民所有需要到村委会办的事情“一车包办”,以流动车的方式,送服务到家门口,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南桥镇还整合不同特色的党建微家功能,以网格课堂、党建微家、文明微家等为阵地,为乡村由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升级找到了新路径,如杨王村的村民议事会制度,村里的事情由村民说了算,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路上更加民主、公开、透明。
在村级青年人才中,南桥镇建立了“党建沙龙”,结合“四史”研究乡村振兴中的党建工作,以党建阵地凝聚人,提升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凭借“四史”教育阵地的特色亮点,积极向团市委申报,连续两年分别将沈陆村、江海村作为全市乡村设计大赛的点位之一,汇集全市优秀设计师,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南庄路沿线将被打造成南桥的发展线、生态线、风景线和幸福线。而“四史”教育则是为这条线注入人文的底蕴和发展的活力。如今,沿南庄路一线,红色文脉正在逐渐形成,不断改善着乡村风貌,一个文化、创意、科技和休闲农业集聚的生态商务区雏形也在初步形成。(奚亮)
责任编辑:倪珺
(原标题: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奉贤南桥建起村级“四史”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