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戮力前行的磅礴力量
——代表、委员参加区“两会”侧记
摘要:1月13日,两会中各代表、委员分组审议、讨论奉贤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等。围绕着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代表、委员们带着责任与思考,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1月13日,两会中各代表、委员分组审议、讨论奉贤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等。围绕着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代表、委员们带着责任与思考,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经济发展要做优做强
代表朱林群提出,要促进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均衡发展,引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四新企业”,更新“三个一百”企业梯度培育标准,实施精准扶持。要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鼓励“区域合作、品牌联动、强强联合”,淘汰或转型落后产业,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
委员史志东建议加大对生物医药的支持力度,对区内生物医药领域公共研发平台整合优化,组建专门的生物医药智库,制定专门的医药企业招商项目审评制度。
委员莫承中认为,要以直播经济助推在线新经济发展。他建议,加快直播经济集聚区建设,加快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直播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城市建设要留住人才
代表冯艳认为,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优化功能布局,增强城市服务配套的“末梢环节”,布局菜场、体育场所、卫生服务站点等设施,建设成为更现代、更生态、更便利、更繁荣,更有品质和温度的人民城市。
委员王太白认为,新城建设要抢抓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以创新为引擎,围绕新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创新文化融合、创新制度建设、创新设施共享等工作,同时以“东方美谷”为载体,集聚创新型企业家、创新型企业、创新性技术人才,构筑创新型产业集群,以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推进高质量的新城建设。
代表陈娟玲提议,奉贤应做好“引育用留”人才工程,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立东方美谷大学,区内院校共建、国内名校共育、国际高校交流,培育全球产、学、研一体化、复合型文创产业人才。启动大师驻留、善用人才、青年创业3项计划,引才用才留才。
委员周淼润表示,近年来,奉贤涌现出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奉贤区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地标,但要想让这些“城市名片”变成“文化名片”,必须进一步完善交通、餐饮等配套设施,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打造城市人文气息。
乡村振兴要实现增收
代表薛永认为,打造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带动人气、产业、经济发展的胜势,创新区域农业产业循环、农业观光休闲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强新城产业配套建设,加快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人才集聚。出台科研院所与产业融合创新的扶持政策,为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委员宋莉莉认为,“三园一总部”模式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然而,在打造生态商务区的过程中,也要关注人才留存问题,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让人才留下来,让农村活起来。
代表薛斌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村级产业活力,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晰“三园一总部”土地、税收等试点标准,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保障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委员陈登峰建议,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学习进修机会,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助力农业现代化。
社会保障要成为常态
代表夏国英关注到“推进社区救助顾问”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她认为,落实“弱有众扶”,不仅要开展“党建+社会救助”,在长效机制、宣传动员、示范带动中突出党建引领,还要关注“沉默的少数”,推进“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培育了专业的社区救助顾问,能更好地实现困难群众需求和救助资源间的有效对接。”
代表朱燕关心就业问题,她建议,加大对本区户籍人员的择业、就业指导,提升适业能力。以“梦圆小康就业券”发兑工作为抓手,线下线上齐发力,重点向小微新创和特殊群体倾斜,确保劳动者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困难有帮、创业有助。
委员朱正芳将目光投向了养老行业。她认为,区内敬老院、老年大学等设施越来越完备,极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下一步,要思考如何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实行常态化的有效监管,提供有品质的养老服务。”(傅潇瑶 金丽娜)
责任编辑:倪珺
(原标题:汇聚戮力前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