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溪老街开街,能否走出过度商业化窠臼,成为市民心中的好去处?
摘要:位于上海奉贤区的青溪老街“五一”开街,刚完成修缮改造的这条老街,给人一种既新鲜,又熟识的感觉。
位于上海奉贤区的青溪老街“五一”开街,刚完成修缮改造的这条老街,给人一种既新鲜,又熟识的感觉。
新鲜,是因为这条长约1300米的明清老街此前从未被商业开发过,但论及建筑体量和观赏价值,并不输给当地已有的一些老街、古镇景区。
熟识,则来源于人们对“老街”二字的条件反射,只要一说起江南老街,脑海里必然出现蹄膀店、糕店、臭豆腐店等元素,千篇一律。
青溪老街以怎样的姿态重出江湖,能否成为一个承托起市民时光怀恋的好去处?记者作了一番探访。
居住功能为主,呈现活着的水乡生活
青溪老街始于宋代,繁盛则在明清。到了现代,衰落凋敝本在情理之中。不过,因老街位于奉贤区青村镇的核心区域,又紧邻镇政府的大院,周边街区依旧商铺林立,居民小区紧凑。所以每每走到老街入口处,车水马龙的景象总会给人一种“错觉”,难道老街还“活”着?
老街的确“活”着。只是不同于其他江南老街那样,经过旅游开发,活在外部的视野里。青溪老街在过去长达三四十年时间里,空间功能相对简单,仅作为在地800多位居民的家。2010年前后,中国古镇旅游开发步入快车道,全国共有2000多座古镇、古城、老街奔向开发纳财的道路。青溪老街没有赶上那一波热潮,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居民集聚度高。
整条老街有6万平方米建筑空间,其中超过5万平方米仍有人居住。“老街上的每扇门、每扇窗下,都有生活。没有一处是空关的。”青村镇副镇长杨斌斌说。即便此次推进改造,镇政府收储回来可植入业态的空间也只有0.9万平方米,占整个老街空间的15%。“老街的居民中,65%是60岁以上老人。老街的房子是他们唯一安身立命之所。要整体开发老街,是不太可能的。”
然而,这些遗憾与错失放在今天,反而成了青溪老街独特的优势——当人们对于过度商业化的老街审美疲劳时,以满足在地居民居住功能为主的青溪老街,绝对可以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老街有多个连廊,每到日头偏西时,街上居民便会搬出小板凳来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最初改造的12间联排民房,原可用作商业用途,镇政府却将其打造成了居民活动室“青溪十二坊”。爱看报的阿姨会在书韵坊里待一下午;棋艺坊里,几张棋牌台子前也坐满了聚精会神的老爷叔。
人们来到青溪老街,所见的绝不仅仅是景,而是一种活着的水乡生活。“这也是我们从规划层面赋予老街的定位:江南水乡宜居小镇,首先要满足居住的舒适性。”杨斌斌说。
年初,老街的硬件改造刚刚完工,一些店铺也进入装修阶段,市区的游客却已经慕名而来了。“春节期间,老街游客日均超过1万人,我们估计‘五一’长假期间,有可能突破日均1.5万人。”老街所在青村社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银花说。
游客激增后,会否影响居民生活?这也曾经是杨银花担心的事情。“好多游客对这些老房子好奇,自顾自就走进去了,进门一看是我们居民的家。”
但老街居民的热情与好客总会将这些尴尬一一化解。记者采访时也当了一把“误入人家”的游客,每每与里面的居民四目相对时,非但没有招致驱赶,反而得到热情的欢迎。
“我们住在这里40年,人越来越少,日子越来越无聊。现在有人关注我们,高兴都来不及。”住在青溪中街的70岁老居民董才鹏告诉记者。因抱有这样心态的居民为数不少,居委会还组织了一支有17人参与的“吾家老街志愿解说队”。
80岁的卫荣德是其中一员。这些志愿者每天要接待5批左右的游客。因为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老人,经常讲着讲着,还会夹带些“私货”,给游客分享一些生活在老街上的感受和他们小时候的趣事。
外部人流的到来反过来激发了老街的自治活力。如今,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园,许多老百姓自发地把宅前屋后清扫干净,家家户户还在院门口养起了花草。
探索保护开发新尺度,护古也仿古
保护性开发,保护是前提。据统计,青溪老街共保存有甲等一般历史建筑374间、8116平方米;乙等一般历史建筑226间、5504平方米。其中明、清、民国时期乡土建筑11500平方米。
特别在沿青村港两侧,南北岸上多见江南民居中颇有特色的吊脚楼。这是百余年前人民智慧的结晶,当地先民为了节约用地,沿河兴建的住宅有三分之一凌空于湖面,下有立柱支撑,楼下会客或开店,楼上居住。历经风雨,吊脚楼不光没有出现损坏塌陷,反而在修缮后得到进一步加固。
“此次开发,针对所有历史保护建筑,我们都格外小心。”杨斌斌说。这一方面是因为老街古建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体量,但经过历史变迁,真正完好的建筑群落却少有。另一方面,许多历史保护建筑中,尚有居民居住。
譬如老街上典型的徽派风格建筑杨高镜宅,观音兜和马头墙尚存,但马头墙上寓意“纳福迎祥”的蝙蝠浮雕,却在“文革”期间损毁了。
杨高镜宅观音兜和马头墙至今仍保存着,浮雕蝙蝠为新近修复的结果。杜晨薇 摄
再如明代书法家张弼一家留下的海秀坊,原为四柱三门牌坊,但在房子数次易主和拆建的过程中,仅存东侧门,残垣上可见精美绝伦的“海兽波涛纹”。现在的保护,是通过动迁周边小范围内的居民得以实现的。
此外,老街上的6座明清时期古桥,也有不同时代的改造痕迹。比如建于康熙年间的南虹桥,虽在桥的东侧仍保留着300多年前的碑记篆刻,但桥身却经过了修复。明万历年间所制继芳桥,则是1978年开凿金汇港时,从泥土中挖出,迁移到青溪老街的市河上来的。其他桥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如,建造时为方便扁担通过,桥身并没有栅栏,后世为了安全起见,增设了栅栏。这些动作都让今天老街的历史层理变得复杂,也让真正的古迹变得珍稀。
经过修复后的老街古桥。杜晨薇 摄
不久前,“中国古镇第一人”阮仪三在老街的南园发布新书。南园是此次开发过程中,新增的一座建筑。它的原型是明代时期毁于倭患的一栋江南宅院。设计者根据明代诗人的咏诵,辅以想象,创造了这一空间,并作为老街上一处可用于活动举办、展览展示的景观。
从古建保护专家的视角看,这样的“仿古”动作本身不具备价值。当天一游,阮仪三对新造的南园不置可否。但站在本地居民的角度,南园是历史记忆的重现。
新造的仿古建筑望海楼、南园。
不少老居民告诉记者,南园的故事源远流长,老一辈的讲述中都会提及。“我小时候就听祖辈说过南园里有这些那些,多气派多精致。但其实大家都没见过,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居民黄扣娣说。随着南园的落成,黄扣娣终于见到了故事里的画面,“确实漂亮,我感觉就是想象中江南大户人家应有的样子。”
今天的老街,究竟该为历史服务,还是为现世服务,站在不同立场上仍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便老街没那么“古”,甚至已经经历了一层一层的时光堆叠,它依然是有历史价值的。
“就像老街上有几栋民居,外墙是马赛克的。这是典型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居风格。我们没有把它变成白墙黑瓦,还是保留它的原样。毕竟这也是历史。”杨斌斌说。
没有“臭豆腐”店的老街,靠啥吸引游客买单?
数百年前,老街诞生的原始动力通常是商业的繁盛:一条街上,因为有当铺、米行、茶馆、饭店、客栈等门市,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居民沿街而居,形成聚落。
曾经的青溪老街也是如此,学校、茶馆、饭庄、理发店、百货店,乃至天主堂、文庙等场所一应俱全。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一方面居民的年龄结构随时代变迁而变化,800多位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有520位,很多业态自然消失。另外,老街人气大不如前,对外部商业没有吸引力。
但今年不同了,随着老街游客逐日增多,不少市场主体都想来试试水。青村本土企业晨光文具,近日就把旗下文创店九木杂物社开进老街。上海恒润,一家影视文创企业,扎根青村发展多年。老街兴起后,它也在这里布点,一家咖啡馆已经营业,一家点心铺在“五一”期间登场。
书店、汉服租赁店等在老街内均有布局。
此外,中国邮政与老街合作的时光邮局,书法家张切易的工作室,奉贤东方美谷企业贞格格的胭脂铺,以及有竹居、贤窑等本地创业项目也已在老街上选址。
而老百姓最关心的老街饮食方面,亦有惊喜。除了已在老街上开了20年、限量供应锅贴的路妈妈重阳糕店,经营本地土菜的青居饭店外,不久前,老街上的居民还自主开出了一家烧饼店,专营枣泥、梅干菜、紫苏等各种传统口味烧饼。不少老居民都异口同声:这是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而在“五一”期间,青村当地“网红”阿四生煎,也正式迁入老街。据介绍,以前奉贤有两家知名的生煎店是需要早起排队的,晚到一会就售罄了。其中一家,正是阿四生煎。如今入驻老街经营,双方的流量也将相互成全。
老街上最独特的店肆,莫过于晒布场和原生米行两家。米行和布店原是明清时期江南老街的标配,是老百姓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门市。而今天开在青溪老街上的米行和布店,则是依据现代人的需求改良后的产物:布店虽经营本地土布,却是把布匹做成帽子、衣服、手工包等布艺产品后出售;米行的大米也都选用本地的生态米,以小包装、伴手礼的形式经营。
老街米行的店员,均为老街居民。杜晨薇 摄
杨斌斌介绍,目前青村镇已专门成立青溪畔公司,全权负责老街的运营。为了避免同业竞争,该公司将对今后所有入驻的门店进行业态审核。“同样的经营种类,我们不会让它老街上出现两家以上。臭豆腐、蹄膀等太普遍的古镇业态,招商过程中我们也会尽量规避。此外,如有本地老百姓愿意参与经营,我们也欢迎鼓励,并将对其进行指导,保障老街的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一批有生意头脑的老街居民已经率先动起来了。记者看到,南街开出来的收藏古玩店,手工艺品店,都是出自本地百姓之手。到今年“七一”前后,老街上的门店将超过50家,除了上述业态外,民宿、买手店、摄影工作室等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门市也将陆续进入。(杜晨薇)
责任编辑:倪珺
(原标题:上海青溪老街开街,能否走出过度商业化窠臼,成为市民心中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