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奉贤新闻 正文

奉贤这座田园里的村史馆,何以被公认为“家门口的好去处”?!

2021-05-11 11:05 中国发展网

摘要:作为首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位于奉贤庄行的浦秀村村史展示馆记录下了村民们迈向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也展现了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中国发展网讯 作为首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位于奉贤庄行的浦秀村村史展示馆记录下了村民们迈向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也展现了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刚到浦秀村门口,青瓦白墙、碧水绿篱、繁花似锦……记者为这美丽乡村的高颜值睁大双眼。走进村史展示馆,水磨、生锈的锄头、铁锹、烫捂子、高脚盆等一批老物件映入眼帘,村民诸永顺如数家珍。他说,前年开始农民集中上楼居住,大家整理家当时,就把这些老物件捐给了村史馆。

诸永顺从20岁起担任生产队长,村史馆里陈列的一张奖状记录了“老诸”的高光时刻。1977年,在上海召开的表彰大会上,他作为耀东九队的队长,接过了一张先进集体的大红奖状。诸永顺回忆:“当时30户人家,150多个人口,220亩地,40%种棉花,60%种水稻。村里1960年才通电,当年干农活都是靠人工,真得叫苦干实干夺高产。”

如今的诸永顺已经80岁了,2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工作,孙女在市区当了老师。他原来担心自己年纪大了,田地没人打理就荒了。好在村书记冯建军找到了他说,村里正在推动用好农村土地,做强村级合作社,打响庄行大米和浦秀黄桃的品牌。地不仅不会荒,老诸家还能增收。

冯建军向记者解释说,“村里搞合作制改革。承包经营权还是老诸他们家的,把这些地委托给村委会,然后村委会再把这些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搞规模化经营。这些流转费村里每年按时足量地发给村民。”

展示馆的另一块区域是农艺公园规划展示,巨大的沙盘上呈现出一个“田成块、水成系、林成网、路成环、宅成景”的美丽乡村。在村书记冯建军心里这将是一张新的蓝图:“这个农艺公园像是一个生态的商务区,不仅吸引市民过来游玩,还要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入驻,带动集体经济。”未来的浦秀村将坚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借力“农艺公园”建设,以总部庄园模式引入文创旅游、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入驻。

农艺公园里还建设了一家可以容纳95人的一体化“青春里”养老社区,3月26号已正式运营,有生活驿站和食堂,集生活、休闲、康养为一体。冯建军说像诸老先生这个年纪的村里老人,可以自己选择养老方式,实现“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的家门口幸福养老。

在定义博物馆这个概念的《卡尔加里宣言》里说,博物馆是一个通过诠释与展览人类遗产中物质与非物质的证据来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机构。近年来,在申城的社区深处,小巷尽头出现了许许多多市民自己建立起的博物馆。这些身边的博物馆尽管在建筑规模、陈列展品上与大博物馆无法相比,但是这些场馆依然承载着定格时光、记录文明的使命。

更重要的是,这些市民自己建立的博物馆将人们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件件寻常物品转换为聚光灯下的展品,记载了在一段并不长远的历史中这座城市发生的变迁,寄托了人类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些简朴的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眼泪,看到欢笑;看到奋斗,看到梦想;能够看得心有所动,更能看得希望满怀。

责任编辑:倪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