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向谋发展,笃行不怠话未来
——代表、委员参加奉贤区“两会”侧记
摘要:1月5日至8日,奉贤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奉贤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如期而至。
中国发展网讯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开启新征程,昭示新希望。1月5日至8日,奉贤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奉贤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如期而至。在这场汇民智、抒民意、议民生的盛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精神抖擞、步履坚定。他们带着民意民声而来,带着建议良策而来,带着关乎奉贤未来发展的希望而来,围绕“奉贤美、奉贤强”目标建言献策、逐梦奔跑。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抢抓新片区与新城建设重大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今年代表委员们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推动优势产业巩固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积厚成势。委员龚超慧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未来奉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展望,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我建议要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同时,我也将结合自己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本职工作,找准协同努力的契合点。”
代表杨凌宇表示,作为“数字江海”的建设者,在听完报告以后也是非常振奋人心。他说,“数字江海”作为奉贤着力打造的又一张城市新名片,将重点聚焦数字经济、聚焦“元宇宙”、聚焦智能终端和新装备等领域,继续奋发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把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导入奉贤。
如今,奉贤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国家级水平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一大批高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聚集奉贤。代表朱林群表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完善服务体系,落实“一企一策”,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优化布局,发挥园区产业平台功能,加强产业园区建设,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完善配套服务机制,让政策、资源、人才更加集中精准落实。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外资外企的入驻。委员梁世春指出,吸收利用外资,仍然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这些年来,奉贤引进了资生堂、欧莱雅等品牌,这些外资外企对于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能级提升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扩大开放、引进外资。”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近年来,奉贤围绕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优化完善大交通,加快功能集中集聚,全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打造富有生态特色、彰显人文气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民城市新典范。
“我认为要持续提升奉贤新城功能性项目以及周边交通状况,全力提高城市能级,保持奉贤新城建设继续走在前列。”代表刘杭表示,如今,上海之鱼“城市客厅”形象凸显,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博物馆、规划馆等一批现代化场馆投入运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未来,要继续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要求,规划引领与规划服务并举,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既要做到“独立”,又要兼顾“节点”,这意味着每个新城都将成为上海提升辐射能级和对外开放的门户,除了人口、产业、各项生活配套等重要发展指标外,强大的交通体系必不可少。委员王太白表示,要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规划,提高城市空间效率,建设打造南上海交通枢纽,深化新城功能格局和内外交通需求。
委员李河提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要从城市肌理的科学调整、规划和市民体验感两方面着手推进。同时,结合数字经济、数字化社会治理,以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合新片区、新城建设、乡村振兴,打造产、村、城融合发展的城市新格局,提升城市品牌的显示度和市民幸福指数。
“舌尖上的安全”始终是市民心中最关注的事情。代表陈建勤提出,要进一步在奉贤区内推广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让经营主体通过后厨可视化智能管理进行自查自纠,让监管部门通过远程监控实施移动智慧监管,消费者也能实时查看后厨情况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一网统管”。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两会,民生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发展大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委员张波表示,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非常欣喜看到奉贤区入选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这为教育事业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提供了更佳契机。“我认为要进一步丰富‘双减’落实过程中的教育资源,让广大中小学生在课后能够获得更优质更丰富的课后服务。同时,还可以利用区内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普基地,增加广大市民获得科普教育的机会。”代表范晓叶则提出,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师团队水平,鼓励支持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此外,我认为还可以组建教育资源联盟体,让社会上的专业机构助力教育优质发展。”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有之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和推广。”代表骆鸿认为要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注意资源整合,加快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食堂等养老场所,切实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管家式的社区养老服务,守护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2022年是相当不容易、不平凡的一年。”委员李月河表示,要持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疗机构对百姓慢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的功能,就近满足百姓就医需求。“让小毛病不出社区,然后疑难重症能够转到区级医院,让我们老百姓切实体会到我们医疗的公平和便利。”(陆婷婷 孙燕 邵毓琪 蔡倩雯 陆思婕)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