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奉贤新闻 正文

奉贤区博物馆成为上海首批红色就业见习基地

2023-10-18 14:3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奉贤区博物馆作为首批红色资源就业见习基地之一,深受青年高校学生的青睐与关注。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吴口天 记者鲍筱兰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6月,在“乐业上海”七周年主题日活动上,上海市人社局发布了13家上海首批红色就业见习基地,为青年提供见习岗位的同时,进一步帮助青年赓续红色基因。其中,奉贤区博物馆作为首批红色资源就业见习基地之一,深受青年高校学生的青睐与关注。那么,经过了一整个暑期的见习期,见习生是否已经在基地有了更深的体会与收获?

“做完这一个步骤,要轻轻地扫,不能太硬,一旦太硬,他这个会印在上面,就会变形。”走进奉贤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文物修复师秦威威作为见习带教老师正在指导一位学生装裱手法。据了解,今年暑期,通过见习岗位的发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共招募到了三位大学生实训员。在一旁认真装裱一幅书法作品的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两年级研究生秦飞就是其中一位。秦飞从小就对书画比较感兴趣,当时选择书法专业读研也是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从事这个专业。

在此之前,秦飞一直在寻找与自己专业息息相关的实习或见习岗位。直到今年6月,他通过上海市公共招聘网看到了博物馆的见习招募信息,“里面的文保中心有一个见习岗位,还有专业老师带教,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我很期待的见习环境,而且我也希望能通过学习掌握如何装裱或者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对未来的就业有所帮助。”抱着这样的想法,秦飞第一时间投递了简历,在经过学历专业对比,成功通过电话初试及线下带教老师面试后,他如愿成为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的见习实训员。

在几个月的见习时间里,秦飞跟随着带教老师秦威威学到了不少东西,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完成一幅作品的简单装裱了。“无论从一开始棕刷的使用,还是打浆糊等30几道装裱工序,秦老师都一一带教。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我们做事情一定要非常仔细严谨,因为文物的修复,它不是儿戏,要求我们有一颗敬畏之心,才能实现更完美的修复。”除了掌握简单的技法,秦飞还会和其他学员一起,帮助老师整理文物修复相关的资料,一次次学习中,他们更是开拓了眼界。

在秦飞看来,见习岗位是大学生就业之前的一个过渡期,也能真正审视自己的职业态度和规划。通过见习,大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自己的工作意愿,也能对职业有更深刻的了解,更明确自己的职业态度。而这次难能可贵的见习机会,让秦飞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就业方向与就业规划,对未来的就业目标有了更坚定的方向。“我觉得这里是我非常渴望的一个地方,所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提高自己无论是理论还是专业上的技能,希望未来能够拿到这里的Offer!”秦飞笑着说。

实际上,像秦飞这样的大学生并不少。自今年6月,奉贤区博物馆被授牌为首批“红色就业见习基地”,就颇受大学生关注。在博物馆对外发布招募信息后,约有122名大学生通过上海市公共招聘网、奉贤就业等平台,向专业对口的见习岗位进行简历投递。最终,根据单位岗位要求,对比学历专业、技能及工作经验等,在多重面试交流后,结合应聘者各方面综合素养及能力,共招募到了十名实习生。而这十名实习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见习期间收获满满。

“我们今年一共提供了6个见习岗位,像我们的文物修复中心和我们的运营岗位,分别投放了5个名额,因为在这样的岗位上他们能够近距离地参与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也有一个全方位的锻炼,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也是比较好的助力。”奉贤区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周芸向记者介绍道。6个见习岗位主要涉及社教助理、宣传助理、运营助理、文创设计、讲解员以及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实训员,都有相应的指导老师一一带教。

无论这些大学生未来是否会选择这些岗位作为就业方向,在奉贤区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周芸看来,作为传承文化、展示历史、促进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奉贤博物馆也希望通过这个见习基地,吸纳更多优秀的年轻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优秀历史文化传播的使命中来。周芸说:“在见习过程中,大学生不是仅仅跟着老师做一些辅助型的工作,而是会以案例的形式,独立开展一些课题型研究,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可以有自主自导的这么一个定位,他们不再只是一个作为配角的身份进入社会,我们也希望通过孩子们在红色见习基地见习的经历,能够在将来把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责任编辑:倪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