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礼包”迎接各地“新邻居”
奉贤非遗体验首次走进临港蓝湾,帮助居民融入和谐家园
摘要:最近,奉贤区文旅局送去了文化“大礼包”——海湾镇2023“非遗在社区”——蓝湾非遗传统技艺精品展暨海湾镇首届“农情荟萃”文化艺术节。其中有不少展品都是今年跟随上海市非遗交流展演团组,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法国巴黎交流的高水准珍贵作品。这次是这些“代表选手”首次进入社区展出,也是临港蓝湾地区居民首次在家门口观赏体验非遗项目。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傅潇瑶 记者鲍筱兰 作为快速发展的新片区,临港蓝湾近年来涌入了大量“新居民”。如何让他们迅速地融入新家园、感受到上海温度?最近,奉贤区文旅局送去了文化“大礼包”——海湾镇2023“非遗在社区”——蓝湾非遗传统技艺精品展暨海湾镇首届“农情荟萃”文化艺术节。其中有不少展品都是今年跟随上海市非遗交流展演团组,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法国巴黎交流的高水准珍贵作品。这次是这些“代表选手”首次进入社区展出,也是临港蓝湾地区居民首次在家门口观赏体验非遗项目。
新社区里的文化“烟火气”
上午十点,临港蓝湾文化艺术院中庭里响起了喜庆的音乐,热闹的舞龙舞狮队吸引了附近居民围观,居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了熟悉的热闹和喜悦。而在文化艺术院室内,正在展出2023“非遗在社区”蓝湾非遗传统技艺精品展,来自奉贤区的写实石刻、土布染织技艺、奉贤乡土纸艺、榫卯技艺等非遗项目精品作品和海湾地域特色“农垦文化”产品,无不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现场一些可参与体验的活动,也让小朋友们爱不释手。
“今天我们就是送来一个非遗精品‘大礼包’,来欢迎临港的新居民。”奉贤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馆长张逸介绍道,2017年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奉贤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如今,“非遗在社区”已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当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新的非遗项目在新的社区重新融入当地生活。此次展示所带来的竹编、石雕、海派红木小件等作品,既有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具备很好的寓意。“我们现在讲,非遗要走入寻常百姓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非遗精品中的传统技艺,跟现代生活相融合,让非遗技艺回到滋养培育它的‘泥土’里,继续成长。”
临港蓝湾文化艺术院坐落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作为以发展、集聚产业为主的产城融合地带,这边的居民基本上都是新搬来的产业高管、员工及其家属。“这两年我们陆续配套了教育、医疗等设施,现在他们需要文化的浸润。”海湾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张郁介绍道,同时开启的海湾镇首届“农情荟萃”文化艺术节,涵盖了农垦厨王争霸赛、海湾镇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十八岁的海”微舞剧等十八个文化活动,串起“农情荟萃”文化艺术节,市民将在文海荟萃中感受海湾的五彩缤纷和别样精彩。“这个正好契合了我们海湾镇今年建镇18周年。”
家门口的文化阵地 点亮居民精神生活
据了解,临港蓝湾文化艺术院接下来除了每年约60场公益性配套的文化活动之外,也有市场化操作,包括钢琴、二胡等文化课程。这样一个家门口的综合性文化阵地,居民们也是期待已久。
来自安徽的新居民江运,搬到蓝湾已有两年半,她亲眼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的变化。“那个时候,这里样样事情都要等规划。”她告诉记者,以前居民们文化休闲的地方,除了商场电影院,就只有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小型商业书店。“我们进去看书一定要消费,买咖啡或其他,而且很多书都是塑封的,想拆开就要先买走,大家就不太接受。”
“当初来看房子,一看我就相中,马上就买。”69岁的居民杨爱琴两年前和儿子从杨浦区搬过来,临港清静优美的环境、充满生机的人气深深打动了她。随着各类生活服务类设施和商店逐渐增多,居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我看到这里又多了很多活动,做手工的、做美食的我都很喜欢,以后都可以来交流。这也是帮助我们这些新来的居民,加入和谐的社区,融入新家园。”
据了解,本次精品展包括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展示、民间艺术表演等,展期为7天。未来还将有更多精彩文化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部队。让非遗走近市民,融入生活,成为点亮城市、服务群众、打造消费新方式、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宝藏。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