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新场景构筑“温暖新地标”
奉贤区慈善超市2.0版亮相,打造可喝咖啡可存善意的新型慈善空间
摘要: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可喝咖啡”“可存善意”的新型慈善空间,探寻其如何撬动社区治理这篇大文章。
中国发展网讯 乔欢、 周畅 记者鲍筱兰报道 当传统慈善超市与公益咖啡、一元画展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温暖火花?奉贤区全新升级的慈善超市2.0版本,不仅打开了玻璃门,更开启了社区慈善的无限可能。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可喝咖啡”“可存善意”的新型慈善空间,探寻其如何撬动社区治理这篇大文章。
阳光洒在明亮的木质桌椅上,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香气。如果不是醒目的“慈善超市”招牌,很难相信这是一家慈善超市。即使不进店,附近居民也可倚坐在外围软座上晒太阳、聊天,享受惬意时光。正门入口处的“C位”摆放着一整墙马克杯,这些杯子均根据奉贤中专特教班学生安安的绘画作品制作而成。而为顾客忙碌制作咖啡的两位咖啡师,都是超市的原工作人员,其中一位是无声咖啡师。
“我很开心,学会了咖啡制作,可以为大家服务。”无声咖啡师秋云用手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另一位咖啡师芮晓燕介绍,超市升级后,每天的人流量比之前多了四五倍,“大家进来坐一坐、休息一会儿、看一看、买点东西,人气越来越旺。”
超市打造了“人人公益”的慈善空间,不仅增强了自身的“造血”能力,还为特殊人群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市民钱春梅此前从未走进过慈善超市,此次在朋友推荐下前来体验,发现环境温馨、装修温暖,认为这种模式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参与慈善。她的朋友万翠梅则从对无声咖啡师的服务感到惊讶,转变为欣赏,并向朋友大力推荐:“点餐时可以用手势沟通,现在手机也很方便,完全无障碍。”
在超市,市民购买慈善美式或慈善拿铁后,每杯一元的收入将注入慈善基金会帮困项目资金池。此外,市民还可购买咖啡后存入超市,由工作人员根据需求赠予环卫工人、志愿者等有需要的人群。志愿者陆骕骦表示,超市升级后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每天晚上都有人来逛,老顾客我也继续介绍,告诉他们可以零拷洗衣液,或者购买其他用品。”
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均来自社会爱心企业及个人的捐赠,价格低于市场价,盈利部分将用于超市的后续发展和慈善活动。升级后的空间被划分为“爱心窗口”“追光小屋”“康复辅具租赁”等11个主题板块,成为融合物资救助、爱心传递与社区治理的慈善新地标。南侧墙面上展出的画作均由周边社区的孩子创作,市民可租用画框展出作品,每月租金一元起。
“我们希望通过吸引居民走进来,让他们了解超市内的慈善内容和资源。”奉贤区民政局副局长范颖表示,首个2.0版本的慈善超市以提升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为出发点,持续开展“一个梦想的兑现”“一杯咖啡的温暖”“一场为爱而设的画展”等特色活动。未来,各街镇慈善超市也将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升级,优化捐赠物资管理、社区困难群众帮扶及慈善文化传播功能,发挥慈善超市在社区中的引领作用。
从“物资中转站”到“社区会客厅”,奉贤区慈善超市2.0版本的升级不仅是空间的改造,更是社区慈善理念的创新。当慈善融入生活场景,善意便成为日常习惯。这家“可触可感”的慈善超市,正在成为破解慈善救助难题的温暖密码。
慈善不应只是单向的给予,应是人人可参与的生活方式。奉贤区慈善超市2.0版本的探索,为社区慈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一杯咖啡到一场画展,从无声咖啡师到社区孩子的画作,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善意与温暖。这样的慈善空间,值得更多地方借鉴与推广。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