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亲力青为、溪心服务”营商品牌
青村镇以务实举措激发市场活力,上半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01亿元
摘要: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0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94.26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08亿元,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中国发展网讯 何逸蓓 记者鲍筱兰报道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营商环境已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青村镇秉持“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的理念,积极打造“亲力青为、溪心服务”品牌,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0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94.26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08亿元,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溪心专员”精准服务 政企沟通零距离
青村镇以提升企业感受度为导向,调动全镇资源,增强经济专班力量,加强部门协同,压实工作举措,真心实意换来企业在青村扎根发展的信心决心。构建“镇领导+部门负责人+园区专员”三级服务体系,实现“一企一专员、一重点企业一工作群”全覆盖。通过“定期走访+线上问诊”双渠道,建立“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上半年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重点企业117次,举办“青溪贤商会客厅”银企对接等活动6场。今年3月,青村镇服务专员在常态化走访中了解到某家重点外资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迫切需要续贷以保证正常运行,专员第一时间跟进,了解企业现状与需求,按照急事快办的原则,助力企业整理相关资料信息,持续跟进市担保中心进程,并且与区财政局、企业授信银行多次沟通,最终圆满帮助解决企业方资金难题。
“一企一档”精准赋能 惠企红利直达快享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统筹产业发展用地空间。青村镇落实“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机制,建立“一企一档”,对重点产业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比如通过前期精准对接,探索桩基先行方案,推动威唐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确保其今年底竣工投产。积极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到位,用好区级产业扶持政策,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及时兑现项目补贴。2025年,青村镇配套各类产业扶持资金达1.2亿元。
创新生态加速培育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青村镇与复旦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青村科创园等“双创”平台,集聚35家科技企业。联合奉投集团打造青溪产业扶持基金,建立“初创-规上-上市”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智造验证中心。2024年以来,青村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法治护航”强化监管 助企发展行稳致远
青村镇推行“联合检查、一次到位”模式,对企业开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综合检查,整合安监、环保等部门执法,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今年6月,青村镇成立奉贤区首个经济园区合规指导工作站,携手打造“合规青村、诚信青村、活力青村”。整合法律顾问、商事调解等资源,提升青港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涉企服务。深化网格化管理,平台结案8863件,结案率95.5%,案件量同比下降54.5%。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排摸化解矛盾361件,化解率100%。
文旅融合彰显特色 乡村振兴迸发活力
青村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境内有多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万亩生态林地。积极搭建 “以文会友、以旅招商” 的平台,定期举办古镇文化节、生态旅游季等活动。青溪老街业态布局不断优化,上半年青溪老街引入商户112家,举办生活节等活动10场,吸引客流128万人次,营收1010万元,获评“此生必去的20个长三角古镇”等荣誉。解放村等8个村创建市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李窑村、吴房村上半年接待游客28万人次,带动消费1400万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青村镇将持续深化“亲力青为、溪心服务”品牌建设,通过政策精准度、服务响应度、创新包容度、法治保障度、生态宜居度“五维提升”,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热土,为奉贤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村力量。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