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点击搜索
首页 综合新闻 正文

上海奉贤: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和未来之城

2023-09-21 21:3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9月21日,上海举行 “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发布会奉贤区专场。“奉贤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是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是一座潜力无限的新城。” 奉贤区委书记袁泉介绍时说,当前,奉贤正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2

奉贤区委书记袁泉介绍奉贤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和工作举措。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鲍筱兰 倪珺 9月21日,上海举行 “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发布会奉贤区专场。“奉贤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是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是一座潜力无限的新城。” 奉贤区委书记袁泉介绍时说,当前,奉贤正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袁泉表示,近年来,奉贤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动能,激活创新动力,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1-8月,财政总收入511.6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6.5亿元,同比增长6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22亿元,同比增长13.8%;战新产业产值835亿元,同比增长28%,比重提高至46%。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在65%左右。奉贤坚定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

9月2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

上海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发布会奉贤区专场,发布会主题为“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着力完善产业布局。奉贤瞄准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坚持招大引强、量质并举,同时出台“基金+基地”系列政策,参与成立各类基金20多个、总规模超200亿元,加大对具有底层技术、颠覆项目企业的服务力度,投早、投小、投硬核,全面支持。1-8月,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53家,累计达661家。

着力形成产业特色。东方美谷从无到有、从优到强,成为奉贤乃至全市的一张名片,主要聚焦食品、药品、化妆品,强链、延链、补链,打造特色产业高原与高峰。截至目前,东方美谷品牌价值达287亿元,产值超7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154.2亿元,排名全市第三。

着力强化战略赋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特别是临港新片区873平方公里,奉贤有439平方公里纳入其中,占比超50%。奉贤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围绕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配套,错位发展、功能互补,集聚了一批优质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二、高标准加快新城建设

2021年春节首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在奉贤召开了“五个新城”建设座谈会,打响了新一轮新城建设的“发令枪”,也给奉贤带来了加速提级的发展机遇。两年多来,奉贤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未来之城。

坚持规划先行。奉贤新城面积68平方公里,2035年规划人口100万,将打造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奉贤突出整体性、协同性,统筹空间、规模、人口、产业、交通、功能,在全市率先启动新一轮新城城市设计,完成“十大片区”控规,新城CAZ、数字江海列入全市示范样板区,“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的城市意象已初步呈现。

坚持功能带动。奉贤加速推动各类优质资源的落地。教育方面,做优本土教育,华二临港奉贤分校开门迎新,上海中学国际部年内开工建设。卫生方面,国妇婴奉贤院区已于去年9月开业运营,累计新生宝宝近4000名,奉贤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新华医院,即将开工的复旦儿科。文化方面,由旧厂房焕新而来的10万平方米的“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奉贤博物馆、上海之鱼、言子书院等一批地标建筑成为新的打卡地。

三、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

奉贤始终坚持把乡村作为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战略空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大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努力探索农民满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既种好“责任田”,也打好“品质牌”。奉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区,耕地面积占总面积一半以上,有10万户农民,年产10万吨大米、23万吨蔬菜。在牢牢守住25.77万亩耕地红线的同时,坚持高科技、高附加值导向,依托区内上海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优势。

既强调“塑形”,也强调“铸魂”。以“两个示范村”创建为抓手,统筹“田水路林宅”等要素,提升农村风貌,植入现代城市功能,打造有温度、烟火气、便利化的“乡村社区生活圈”。

既注重“富口袋”,也注重“富脑袋”。聚焦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致富,加快发展乡村总部经济,累计建成总部点位112个,贡献税收14亿元;通过“百村”公司运营,创新帮扶造血机制,累计分红7亿元,平均每个村分红700多万元。

四、高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

奉贤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每增加一分,民生就多投入一分。

滚动实施民心工程、实事项目。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和老小旧远,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全市首推“沪惠保”补贴,三年惠及群众超60万人次。累计建成家门口睦邻“四堂间”500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2家。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网通办”居全市前列,全程网办率达到92.9%。还专门设置了“办不成事”窗口,围绕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开展兜底性服务,让办不成的难事,不仅办得成,而且办得好。

袁泉说,奉贤还有一张“王牌”名片就是生态。奉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气候宜居城市创建为抓手,系统推进增绿、理水、降碳、减污,新增绿地310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公园200余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5%,居上海市前列,获评了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当前,奉贤正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实干建新功,必须拿出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干事创业力量,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活力之区、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让人民群众幸福安康。

发布会由上海市新闻办发布处处长王磊主持。奉贤区委书记袁泉,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奉贤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顾耀明,奉贤区经委主任张贤,奉贤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奉贤区文旅局局长戴明华出席。

责任编辑:倪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